组合性
时效性
导向性
统一性
协调性
第1题:
调控投资总量,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
形成协调合理的价格体系
调控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调控投资地区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调控重大项目的安排,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第2题:
某些地方城市资源枯竭
发展不平衡
农民工问题突出
缺乏统筹规划
城市化水平低于国际水平
第3题: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是微观经济的汇总
发展宏观经济不一定要搞活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并非是微观经济的简单加总,两者的发展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
第4题:
贸易收支
劳务收支
长期资本
储备资产
转移收支
第5题:
一级调控,一级管理
一级调控,两级管理
两级调控,两级管理
一级调控,三级管理
第6题:
城镇化率迅速提升
城市体系不断完善
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强
城镇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市政建设明显加强
第7题:
财政所分配的是一部分国民收入,主要源于金融机构
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政府部门提供私人产品和服务来满足
财政的主体是政府,是为实现政府职能服务的
政府是财政分配的组织者和主持者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的主要职能
第8题:
土地市场
劳动力市场
资本市场
信息市场
非技术市场
第9题:
经济制度
国民政策
宪法规章
社会分工
第10题:
共同但有区别
实现双赢
公平
诚信
第11题:
利率也是由社会平均利润率决定的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利率水平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决定的
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幅度是决定利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利率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
第12题:
提高基准利率
提高准备金率
降低再贴现率
减少货币供应
第13题:
修理修配
有偿提供应税劳务
进口货物
转让无形资产
销售不动产
第14题:
排他性
可分解性
可交易性
独立性
竞争性
第15题:
提高银行业的经营效益
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
消除银行业风险
促进银行业合法、稳健运行
第16题:
跨省规划
相关法律规范
地方规划
专项规划或区域规划
第17题:
产业政策的实质是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宏观经济发展
产业政策的目标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及各产业内部运营的高效化
产业政策的核心是经济结构转换问题,特别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问题
产业政策是通过政府介入资源分配,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实施某种程度的计划引导
产业政策包含的往往不是一项或几项经济政策,而是一组具有相互关联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第18题:
具有外贸出口经营权并承担国家出口创汇任务的企业
必须是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必须报关离境,对出口到出口加工区货物也视同报关离境
必须在财务上做出口销售
必须收汇并已核销
第19题:
关键领域
所有领域
关键环节
所有环节
部分环节
第20题:
股权决定
出资比例决定
法律规定
合作合同规定
第21题:
非关税壁垒形式
关税壁垒形式
检验检疫措施壁垒形式
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
第22题:
基金当事人
基金发起人
银监会
基金监管部门
第23题:
最终消费
国民储蓄
国民收入
资本形成总额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第24题:
长期票据
短期票据
中期票据
无偿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