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应当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应当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必然性
风险应当使个别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应当使个别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必然性
第1题:
A、保险标的的数量
B、保险标的的损毁程度
C、保险事故的损毁率
D、保险事故发生的频率
E、受损保险标的的平均保险金额与全部保险标的的平均保险金额的比率
第2题:
风险损失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实际发生损失或预期发生损失的数量与所有可能发生损失的数量的比例是指()。
第3题:
影响财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
第4题:
保险人在承保时,应该尽量分散风险单位,一方面(),另一方面,追求预期损失与实际的损失相一致,保证保险公司的经营稳定性。
第5题:
商业保险承保的可保风险要求,在保险经营中,保险人必须制定出准确的保险费率,而保险费率的计算依据是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所致保险标的损失的概率。这表明可保风险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第6题:
影响保额损失率的因素包括保险事故发生的频率、保险事故的损失率、保险标的损毁程度、()。
第7题:
在现代商业保险中,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特定风险一般被称为()。
第8题:
由保单承保风险直接造成的保险标的没有达到全部损失程度的一种损失称为()。
第9题:
损失频率
损失概率
损失程度
损失幅度
第10题:
实际赔偿额占承保保险金额的比率
保险标的损失额与保险金额之比
有效索赔概率
实际损失与保险金额之比
第11题:
特别风险
可保风险
理想风险
损失风险
第12题:
风险应当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应当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必然性
风险应当使个别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应当使个别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必然性
第13题:
A、保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即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的次数与承保的全部保险标的的件数的比率
B、保险事故的损失率,即受灾保险标的的件数与保险标的的发生事故的次数比率
C、保险标的的损毁程度,即保险赔偿额与受灾保险标的的保险金额的比例
D、受灾保险标的的平均保额月全部保险标的平均保额的比例
第14题:
并非所有的风险都可以通过保险予以处理。保险研究的对象是满足特定条件的可保风险。以下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风险是()。
第15题:
保额损失率是指单位保额的保险损失赔偿额、有效索赔额占承保保险金额的比率、()。
第16题:
商业保险承保的可保风险要求保险标的数量充足。数量充足程度关系到实际损失与预期损失的偏离程度,进而影响保险经营的稳定性。这表明可保风险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第17题:
商业保险承保的可保风险要求,保险标的数量的充足程度关系到实际损失与预期损失的偏离程度,影响保险经营的稳定性。这表明可保风险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第18题:
()是指在现代商业保险中,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特定风险。
第19题:
影响保额损失率的因素不包括()。
第20题:
承保标的的数量
损失概率的大小
保险金额的均等程度
危险的集中程度
保险费率
第21题:
避免大多数保险标的同时遭受重大损失
避免少数保险标的同时遭受重大损失
避免大多数保险标的同时遭受较小损失
避免少数保险标的同时遭受较小损失
第22题:
保险标的损失额与保险金额的比率
受灾保险标的平均保险额与全部保险标的平均保险额的比率
保险事故的发生原因
保险标的全部损失
第23题:
风险应当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应当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必然性
风险应当使个别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应当使个别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必然性
第24题: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
实际全损
部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