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群失调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肠蠕动加快
第1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西林,现出现腹泻。取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病人腹泻的机制是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肠蠕动加快
第2题:
患者,女性,70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给予吸氧,青霉素治疗后,热退,咳嗽减轻,但8天后该患者出现腹泻,呕吐,体温升高,粪便检查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少量革兰阴性杆菌。
该患者腹泻最有可能由哪种细菌引起
A.猪霍乱沙门菌
B.消化链球菌
C.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D.粪肠球菌
E.霍乱弧菌
第3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病人腹泻的机制是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粘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粘膜
E.肠蠕动加快
第4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标本,培养出大量格兰阳性葡萄球菌。病人腹泻的机制是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粘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粘膜
E.肠蠕动加快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患者,女性,70岁,因尿路感染于5天前开始服用氨苄西林,现出现腹泻。取粪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其腹泻发生机制是()
第9题:
患者,男性,45岁,3天前开始恶心、呕吐、腹泻、有黏血便,一个月前曾去农村考察,怀疑为急性血吸虫病,需采集便标本作血吸虫卵孵化检查,护士应如何取便标本()。
第10题:
菌群失调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肠蠕动加快
第11题:
菌群失调
肠蠕动加快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第12题:
菌群失调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肠蠕动加快
第13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5天前开始服用氨苄西林,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制是( )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肠蠕动加快
第14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8岁,1个月前在当时医院诊断为尿路感染,并用氨苄西林治疗至今,近2天出现腹泻,取粪便标本革兰染色镜检,见大量革兰阳性球菌,成双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
为确认该菌是否有致病力,应检查下列哪一种酶
A.触酶
B.氧化酶
C.尿素酶
D.血浆凝固酶
E.卵磷脂酶
第15题:
患者,女,70岁。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西林。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制是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肠蠕动加快
第16题:
某70岁女性患者因尿路感染于5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粪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该患者腹泻发生机制是
A.菌群失调
B.肠蠕动加快
C.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服用羟氨苄青霉素后,病人出现腹泻,但在停药后腹泻即停止,此属菌群失调Ⅱ度。
第20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制是()
第21题:
确诊霍乱的依据是()
第22题:
细菌侵袭肠黏膜
内毒素激活补体破坏肠黏膜上皮
肠毒素激活肠黏膜细胞上的腺苷环化酶
肠毒素激活肠黏膜细胞上的鸟苷环化酶
菌群失调
第23题:
菌群失调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肠蠕动加快
第24题: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菌群失调
肠蠕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