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制是()A 菌群失调B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C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D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E 肠蠕动加快

题目
单选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制是()
A

菌群失调

B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

肠蠕动加快


相似考题
更多“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西林,现出现腹泻。取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病人腹泻的机制是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肠蠕动加快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患者,女性,70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给予吸氧,青霉素治疗后,热退,咳嗽减轻,但8天后该患者出现腹泻,呕吐,体温升高,粪便检查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少量革兰阴性杆菌。

    该患者腹泻最有可能由哪种细菌引起

    A.猪霍乱沙门菌

    B.消化链球菌

    C.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D.粪肠球菌

    E.霍乱弧菌


    正确答案:C
    粪便检查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排除A、E;B、D项是肠道的正常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致急性胃肠炎。

  • 第3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病人腹泻的机制是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粘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粘膜

    E.肠蠕动加快


    正确答案:A
    临床一h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大多数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但耐药菌则获得生存优势而大量繁殖致病,如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腹泻、败血症,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白假丝酵母菌引起鹅口疮、阴道炎、肠道和肛门感染。

  • 第4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标本,培养出大量格兰阳性葡萄球菌。病人腹泻的机制是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粘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粘膜

    E.肠蠕动加快


    正确答案:A
    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大多数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但耐药菌则获得生存优势而大量繁殖致病,如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腹泻、败血症,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白假丝酵母菌引起鹅口疮、阴道炎、肠道和肛门感染。

  • 第5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 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标本,培养出大量格兰 阳性葡萄球菌。病人腹泻的机制是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粘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粘膜
    E.肠蠕动加快


    答案:A
    解析:
    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大多数 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但耐药菌则获 得生存优势而大量繁殖致病,如耐药金黄色葡萄 球菌引起腹泻、败血症,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白假丝 酵母菌引起鹅口疮、阴道炎、肠道和肛门感染。

  • 第6题:

    患者女性,70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给予吸氧、青霉素治疗后,热退、咳嗽减轻。但8天后患者出现腹泻、呕吐、发热。对便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查,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

    该患者腹泻可能由哪种细菌引起A.伤寒沙门菌
    B.草绿色链球菌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D.淋病奈瑟菌
    E.霍乱弧菌

    答案:C
    解析:
    1.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排除A、D、E。由于是经抗菌药物治疗后导致的腹泻,考虑到菌种的致病性及耐药性,应为C。

  • 第7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8岁,1个月前在当时医院诊断为尿路感染,并用氨苄西林治疗至今,近2天出现腹泻,取粪便标本革兰染色镜检,见大量革兰阳性球菌,成双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

    为确认该菌是否有致病力,应检查
    A:触酶
    B:氧化酶
    C:尿素酶
    D:血浆凝固酶
    E:卵磷脂酶

    答案:D
    解析:
    本题要点为考查葡萄球菌致病物质,题中粪检见革兰阳性球菌,成双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因此可能是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致病物质,因此确认该菌是否有致病力,首要的检查就是血浆凝固酶。
    本题要点为菌群失调症的成因,综合病史资料,患者有长期抗生素用药史,因此考虑为肠道菌群失调症。

  • 第8题:

    患者,女性,70岁,因尿路感染于5天前开始服用氨苄西林,现出现腹泻。取粪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其腹泻发生机制是()

    • A、菌群失调
    • B、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 C、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 D、肠毒素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
    • E、肠蠕动加快

    正确答案:A

  • 第9题:

    患者,男性,45岁,3天前开始恶心、呕吐、腹泻、有黏血便,一个月前曾去农村考察,怀疑为急性血吸虫病,需采集便标本作血吸虫卵孵化检查,护士应如何取便标本()。

    • A、取全部粪便
    • B、取带脓血部分粪便
    • C、取带黏液部分粪便
    • D、取不同部位的粪便
    • E、取中央部分粪便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70岁,因尿路感染于5天前开始服用氨苄西林,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制是(  )。
    A

    菌群失调

    B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C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E

    肠蠕动加快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72岁,因尿路感染于5天前开始服用氨苄西林,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下列哪项是其腹泻发生机制?(  )
    A

    菌群失调

    B

    肠蠕动加快

    C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E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70岁女因尿路感染于5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制是(  )。
    A

    菌群失调

    B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

    肠蠕动加快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5天前开始服用氨苄西林,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制是( )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肠蠕动加快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8岁,1个月前在当时医院诊断为尿路感染,并用氨苄西林治疗至今,近2天出现腹泻,取粪便标本革兰染色镜检,见大量革兰阳性球菌,成双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

    为确认该菌是否有致病力,应检查下列哪一种酶

    A.触酶

    B.氧化酶

    C.尿素酶

    D.血浆凝固酶

    E.卵磷脂酶


    正确答案:D
    [答案] D
    [解析] 本题要点为考查葡萄球菌致病物质,题中粪检见革兰阳性球菌,成双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因此可能是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致病物质,因此确认该菌是否有致病力,首要的检查就是血浆凝固酶。

  • 第15题:

    患者,女,70岁。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西林。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制是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肠蠕动加快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某70岁女性患者因尿路感染于5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粪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该患者腹泻发生机制是

    A.菌群失调

    B.肠蠕动加快

    C.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正确答案:A
    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菌群失调而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第17题:

    患者,男性,45岁,3天前开始恶心、呕吐、腹泻、有黏血便,一个月前曾去农村考察,怀疑为急性血吸虫病,需采集便标本作血吸虫卵孵化检查,护士应如何取便标本

    A.取全部粪便
    B.取中央部分粪便
    C.取不同部位的粪便
    D.取带黏液部分粪便
    E.取带脓血部分粪便

    答案:A
    解析:

  • 第18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68岁,1个月前在当时医院诊断为尿路感染,并用氨苄西林治疗至今,近2天出现腹泻,取粪便标本革兰染色镜检,见大量革兰阳性球菌,成双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

    该患者腹泻发生机制可能是
    A:菌群失调
    B:肠毒素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
    C: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肠蠕动加快

    答案:A
    解析:
    本题要点为考查葡萄球菌致病物质,题中粪检见革兰阳性球菌,成双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因此可能是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致病物质,因此确认该菌是否有致病力,首要的检查就是血浆凝固酶。
    本题要点为菌群失调症的成因,综合病史资料,患者有长期抗生素用药史,因此考虑为肠道菌群失调症。

  • 第19题:

    服用羟氨苄青霉素后,病人出现腹泻,但在停药后腹泻即停止,此属菌群失调Ⅱ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制是()

    • A、菌群失调
    • B、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 C、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 D、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 E、肠蠕动加快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确诊霍乱的依据是()

    • A、流行季节,出现典型腹泻、呕吐
    • B、大便悬滴发现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
    • C、大便涂片染色发现革兰阴性鱼群状排列弧菌
    • D、大便培养出霍乱弧菌
    • E、荧光抗体检查发现阳性弧菌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70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给予吸氧,青霉素治疗后,热退,咳嗽减轻,但8夭后该患者出现腹泻,呕吐,体温升高,粪便检查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少量革兰阴性杆菌。此种腹泻的发生机制为()
    A

    细菌侵袭肠黏膜

    B

    内毒素激活补体破坏肠黏膜上皮

    C

    肠毒素激活肠黏膜细胞上的腺苷环化酶

    D

    肠毒素激活肠黏膜细胞上的鸟苷环化酶

    E

    菌群失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70岁女患者,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青霉素。现出现腹泻。取便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试问腹泻发生机制是()
    A

    菌群失调

    B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C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D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E

    肠蠕动加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女,70岁。因尿路感染于10天前开始服用氨苄西林,现出现腹泻。取标本,培养出大量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病人腹泻的机制是(  )。
    A

    细菌侵袭肠黏膜所致

    B

    内毒素作用于肠黏膜

    C

    肠毒素使腺苷环化酶活性增加

    D

    菌群失调

    E

    肠蠕动加快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大多数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但耐药菌则获得生存优势而大量繁殖致病,如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腹泻、败血症,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白假丝酵母菌引起鹅口疮、阴道炎、肠道和肛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