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翻译: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第3题: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
第4题:
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是()
第5题: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为了使“民加多”,而且“天下之民至焉”,君王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第6题: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王无罪岁
第7题: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以五十步笑百步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第8题:
第9题: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王好战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
第10题: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论据,属于通过类比法来阐明论点的有()。
第15题: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解释“凶”。
第16题:
翻译: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第17题: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某于河内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第18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第19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不违农也,谷不可胜食也
第20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