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三国志》
《梁书》
《法显传》
第1题:
第2题:
三国时期,吴主孙权曾派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台湾。他们回到大陆后,当时人写成()一书,这是目前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详细记载。
第3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南沙群岛是历史上中国固有的领土。中国在南海上的立场是,主权归属不能谈判,这是底线;南海资源的合作开发可以协商,但是这种协商不能把中国排除在外。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先是越南海军在中国南沙群岛毕生礁周边海域举行实弹演习,摆出挑衅姿态,接着菲律宾与美国举行联合海上军演。有关南海能否保持稳定的担忧不断加剧,越南勘探船和中国巡逻船之间的一系列冲突逐步升级,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口水战日益恶化。 依据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谈谈应怎样处理当前敏感的南海问题。
第4题:
三国时期,中国在南海的航海活动无论在规模、数量都大幅增加.据史书记载,当时中国船队途径南海与东南亚、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相当频繁。这些史书主要包括()
第5题:
当前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面临的挑战有()。
第6题: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贯穿()。
第7题:
中国航海技术影响了()与东南亚国家。
第8题:
南海地区局势渐趋复杂,主要表现在()
第9题:
《“南海一号”: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
第10题:
《临海水土志》
《海国图志》
《岛夷志略》
《南海寄归内法传》
第11题:
海上维权与危机管控领域挑战
法理层面的挑战
南海地区规则制定主导权之争
涉南海国际话语权的争夺
第12题:
首先,加速推动南海问题东盟化、国际化。
其次,削弱中国的话语权。
把中国排斥在南海之外。
再次,增加南海摩擦冲突的风险。
第13题:
第14题:
中国与东盟各国同意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探讨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进程,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南海问题仅是中国同少数东南亚国家的问题,更不能把个别或几个国家的意志强加给其他国家。据这一立场可以推断出()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②我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④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第15题:
*2012年6月27日,中国宣布在南海地区对外开放九个海上区块,供与外国公司合作勘探开发。此外,海南省宣布将西沙群岛的四个区域划定为文化遗产保护区。这些决定连同设立三沙市构成了中国加强在南海地区维护主权的“组合行动”。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主张是( )。
第16题:
2016年7月13日,中国再次表明在南海问题立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
第17题:
无论在东亚双边还是多边场合,越南,菲律宾在涉及到南海议题时,几乎是言必称行为准则,宣扬中国违反(),标榜要推动更有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
第18题:
三国时期,吴主孙权曾派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余人的船队到达台湾。他们回到大陆后,当时人写成()一书,这是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详细记载。
第19题:
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是开采南海域石油量最多的国家。
第20题: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
第21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声明》,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包括()。
第22题:
第23题:
《南海各方行动法》
《南海各方行为准则》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南海各方行为条约》
第24题:
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
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
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
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