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从鉴赏诗歌的角度.开宗明义地把味作为诗歌审美的第一要义提了出来:文之难,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而后可以言诗也。
味
略
第3题:
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是以诗歌作品为对象,用审美的态度去()、()、()、()、()等,最终从诗歌作品所创造的形象中得到美的享受。
第4题:
()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开千古平淡之宗”。
第5题:
女性文学中也有诗歌作品,比较优秀的有舒婷的《()》等。
第6题:
意境作为一种艺术美的形态()。
第7题:
建安诗歌具有慷慨悲凉之美,西晋诗歌有绮丽之美,()则开拓了以冲淡为美的天地。
第8题:
唐代人的诗歌里面涉及到的女人的身材是以()为美的。()
第9题:
鉴赏的客体作品内蕴审美特质
鉴赏的客体作品具有思想倾向
读者以审美的态度去观照作品
读者以理性的思维去分析作品
读者以科学的精神去阐释作品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阅读现代诗歌,要多选些好诗歌,从中接受美的( ),( )自己的情操。
A.感悟 陶冶
B.感化 锻炼
C.熏陶 陶冶
D.感染 美化
第14题:
《诗经》中诗歌的创作年代是从()至(),共有305篇作品。
第15题:
“歌中之歌”在古希伯来文学中具体是指什么?()
第16题:
文学鉴赏之所以具有审美享受的性质,其主要原因是()
第17题:
简述诗歌语言新奇美的主要体现方式。
第18题:
阅读有关诗歌鉴赏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鉴赏评价能力是语文阅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个层级。它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需要文学、文体等许多知识和能力参与才能形成的一种专门能力。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诗歌鉴赏,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正始诗人把人对自然的态度引向审美的层次,成为后世()
第20题:
()一方面为盛唐诗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同时又为后世诗歌发展开辟了众多可能的途径。
第21题:
第22题:
“所有诗歌中最长的歌”
“所有诗歌中最难懂的歌”
“所有诗歌中最美的歌”
“所有诗歌中最悲的歌”
第23题:
胖
匀称
瘦
健康
第24题:
山水诗歌的思想滥觞
隐逸诗歌的思想滥觞
哲理诗歌的思想滥觞
永无抒怀诗歌的思想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