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四)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饮少辄醉。辄: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然:
20.翻译下面句子。(3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
21、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参考答案:19.①就②象鸟展开翅膀的样子
评分标准:2分。②题的“翼”是名词作状语,一定要解释准确,否则不给分。
参考答案:20,远望那长满茂盛树木的山峰和显得幽深秀丽的山谷,就是琅琊山。
评分标准:3分。“蔚然”和“深秀”是主要计分点。翻译正确各计1分,整个句子翻译通
顺计1分。
参考答案:21.D
评分标准:2分。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翻译: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第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
第6题:
翻译: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第7题:
《醉翁亭记》“山间之四时也”中“四时”指什么?
第8题:
翻译: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翻译: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第18题: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亭”在哪?
第19题:
翻译: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第20题: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第21题: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第22题:
湖南
浙江
安徽
河南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