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当地驻军
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
友好城市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可以预警的( )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B.自然灾害、事故灾害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突发事件
D.自然灾害、灾难事故或者公共卫生事件
第3题:
第4题: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A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
B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
C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D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第5题: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通报。
第6题:
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
第7题:
对于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或者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情况,事发地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接到信息后,应当在()分钟内上报上级政府。
第8题: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9题:
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至少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第10题:
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哪些措施?
第11题:
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B.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并及时上报
C.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加强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分析评估,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及时向社会发布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D.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发展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14题:
A、汇集
B、储存
C、分析
D、传输
E、传播
第15题:
第16题:
发现或者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向()报告,同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谎报或者缓报。
第17题:
获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事件信息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向区、县人民政府及市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信息。
第18题: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发生或者发现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第19题:
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第21题:
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
第22题: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评估的职责是什么?
第23题:
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等,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
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
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