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认识事物的量
确定事物的质
把握事物的度
第1题:
第2题:
孔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这句话所包含的哲理是()
第3题: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
第4题:
在工作中防止“过”或“不及”的关键在于()
第5题:
正确认识事物的度才能()。
第6题:
把一事物与他事物区分来开的依据是()。
第7题: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认识事物的量
确定事物的质
把握事物的度
第8题: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
事物的质是单一的,事物的量是多方面的
事物的质是基本不变的,事物的量是经常变化的
第9题:
事物的质
事物的量
事物的度
第10题:
事物的度
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事物量的规定性
事物的特殊矛盾
第11题:
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确定事物的质
认识事物的量
把握事物的度
第12题:
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对待事物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事情要把握事物的“度”
对待事物要做到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关于质的命题中,错误的有()
第15题: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第16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认识事物的基础是:()
第17题:
“只要把握事物的质,就获得了对事物清晰准确的认识。”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第18题:
区别同质事物的依据是()
第19题:
事物的质变
事物的量变
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关节点或临界点
第20题:
认识事物的质
认识事物的量
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认识事物的度
第21题:
事物的度
事物的量
事物的质
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第22题: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确定事物的质
认识事物的量
把握事物的度
第23题:
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质是事物自己固有的,不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
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质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第24题:
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
提出指导实践的正确准则
在实践活动中掌握适度的原则
避免犯“左”的或右的错误
在实践活动中严防“过”与“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