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
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
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
其他专用间谍器材
第1题:
《反间谍法》第二十五条所称“专用间谍器材”是指哪些器材?由哪个机构具体负责确认?
第2题:
参加了间谍组织,但没有进行间谍活动,不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
第3题: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
第4题:
()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
第5题:
下列属于公民维护国家安全具体法律义务的是()。
第6题:
寄递企业完成收寄后,发现各类间谍专用器材或者疑似间谍专用器材的,应当及时报告()。
第7题:
根据《反间谍法》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可以拒绝
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国家安全机关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检察机关
新闻机关
第11题:
《刑法》
《民法通则》
《国防法》
《国家安全法》
第12题:
以刺探方法,合法获取国家秘密的
非法持有属于国际机密的物品,拒不说明来源的
非法销售窃照专用间谍器材的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
第13题:
《反间谍法》第二十七条所称“立功表现”是指哪些情形?
第14题: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
第15题:
任何个人和企业都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
第16题:
专用间谍器材由国务院()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认。
第17题:
寄递企业完成收寄后发现各类间谍专用器材或者疑似间谍专用器材的,应当及时报告当地邮政管理部门,同时报告()。
第18题:
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犯罪:()
第19题:
《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一条所称“专用间谍器材”,是指进行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下列器材()
第20题:
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可视情况提供
对反间谍工作获知的国家秘密应当保密
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
个人不得非法持有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
第21题:
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
突发式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密写工具
用于获取情报的电子监听、截收器材
其他专用间谍器材
第22题:
国家公安机关
国家安全机关
当地海关
国家保密机关
第23题:
专用间谍器材
加密通讯设备
窃听装置
无线电台
第24题:
依法服兵役
保守国家秘密
如实提供证据
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