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男患者,35岁,两下肢趿行2年。吸烟史15年,每日1盒。查体:双下肢皮肤苍白,温度较低,有紫斑,小腿肌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因其不愿手术,改行其他治疗方法,下列哪项治疗是最必要的()A 戒烟B 防止受冷、受潮C 限制活动D 静注硫酸镁溶液E 静注低分右旋糖酐

题目
单选题
男患者,35岁,两下肢趿行2年。吸烟史15年,每日1盒。查体:双下肢皮肤苍白,温度较低,有紫斑,小腿肌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因其不愿手术,改行其他治疗方法,下列哪项治疗是最必要的()
A

戒烟

B

防止受冷、受潮

C

限制活动

D

静注硫酸镁溶液

E

静注低分右旋糖酐


相似考题
更多“单选题男患者,35岁,两下肢趿行2年。吸烟史15年,每日1盒。查体:双下肢皮肤苍白,温度较低,有紫斑,小腿肌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因其不愿手术,改行其他治疗方法,下列哪项治疗是最必要的()A 戒烟B 防止受冷、受潮C 限制活动D 静注硫酸镁溶液E 静注低分右旋糖酐”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35岁,吸烟史15年,主诉右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近1个月来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剧烈,下肢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此患者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鉴别诊断主要依据是

    A、患者发病年轻,病情长

    B、较长的吸烟病史

    C、间歇性跛行

    D、静息痛,夜间尤为剧烈

    E、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参考答案:A

  • 第2题:

    患者,男,32岁。右小腿持续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到医院就诊,检查:右小腿皮肤苍白,肌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目前患者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组织灌注量改变

    B、潜在皮肤完整性受损

    C、有外伤出血的危险

    D、疼痛

    E、知识缺乏


    参考答案:D

  • 第3题:

    患者男性,38岁。吸烟15年,每天30支左右,冷库工作8年。近来,右小腿持续性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夜间加重,到医院就诊体检:右小腿皮肤苍白,肌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可能的诊断是

    A、动脉硬化闭塞症
    B、下肢静脉血栓
    C、动脉栓塞
    D、动静脉瘘
    E、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答案:E
    解析:
    患者工作环境寒冷,长期大量吸烟,符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右小腿持续性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夜间加重现象符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的静息痛,右小腿皮肤苍白,肌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符合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的临床表现。

  • 第4题:

    患者男性,32岁。因双下肢皮肤干燥变薄、苍白,汗毛脱落、肌肉萎缩就诊。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收入院。入院后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术后护士观察肢体远端血运情况,观察的体征应除外

    A、皮肤温度
    B、皮肤颜色
    C、皮肤感觉
    D、皮肤厚度
    E、双侧足背动脉搏动

    答案:D
    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手术后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血压、脉搏、肢体温度及切口渗血情况。(2)血管重建术及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后,需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以判断血管通畅的情况。

  • 第5题:

    患者,男性,32岁。因双下肢皮肤干燥变薄、苍白,汗毛脱落、肌肉萎缩就诊。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收入院。入院后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术,术后护士观察肢体远端血运情况,观察的体征应除外

    A:双侧足背动脉搏动
    B:皮肤温度
    C:皮肤颜色
    D:皮肤感觉
    E:皮肤厚度

    答案:E
    解析:

  • 第6题:

    男患者,35岁,两下肢跛行2年,吸烟史15年,每日1盒,查体:双下肢皮肤苍白,温度较低,有紫斑,小腿肌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因其不愿手术,改行其他治疗方法,下列哪项治疗效果最差

    A.静注硫酸镁溶液
    B.限制活动
    C.戒烟
    D.静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E.防止受冷、受潮

    答案:A
    解析:

  • 第7题:

    患者,男,36岁,18年吸烟史。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Ⅱ期,其典型表现为()。

    • A、静息痛
    • B、间歇性跛行
    • C、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 D、患肢麻木、发凉
    • E、足趾溃疡坏死

    正确答案:A

  • 第8题:

    男患者,35岁,两下肢趿行2年。吸烟史15年,每日1盒。查体:双下肢皮肤苍白,温度较低,有紫斑,小腿肌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因其不愿手术,改行其他治疗方法,下列哪项治疗是最必要的()

    • A、戒烟
    • B、防止受冷、受潮
    • C、限制活动
    • D、静注硫酸镁溶液
    • E、静注低分右旋糖酐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38岁,吸烟15年,天30支左右,冷库工作8年。近来,右小腿持续性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夜间加重,到医院就诊,体检:右小腿皮肤苍白,肌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可能的诊断是()
    A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

    动脉硬化闭塞

    C

    下肢静脉血栓

    D

    动脉栓塞

    E

    动静脉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32岁。因双下肢皮肤干燥变薄、苍白,汗毛脱落、肌肉萎缩就诊。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收入院。入院后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术,术后护士观察肢体远端血运情况,观察的体征应除外()。
    A

    双侧足背动脉搏动

    B

    皮肤温度

    C

    皮肤颜色

    D

    皮肤感觉

    E

    皮肤厚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43岁,吸烟20年,每天40支左右,冷库工作10年。近来,左小腿持续性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夜间加重,到医院就诊,体检:左小腿皮肤苍白,肌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应首先考虑为(  )
    A

    下肢静脉血栓

    B

    动脉硬化闭塞

    C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D

    动脉栓塞

    E

    动静脉瘘


    正确答案: E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男患者,35岁,两下肢跛行2年,吸烟史15年,每日1盒,查体:双下肢皮肤苍白,温度较低,有紫斑,小腿肌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因其不愿手术,改行其他治疗方法,下列哪项治疗效果最差()
    A

    戒烟

    B

    防止受冷、受潮

    C

    限制活动

    D

    静注硫酸镁溶液

    E

    静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男患者,35岁,两下肢跛行2年,吸烟史15年,每日一盒。查体:双下肢皮肤苍白,温度较低,有紫斑,小腿肌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因其不愿手术,改行其他治疗方法。下列哪项治疗效果最差

    A.戒烟

    B.防止受冷、受潮

    C.限制活动

    D.静注硫酸镁溶液

    E.静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男,35岁,吸烟15年,出现右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病情发展,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剧烈,下肢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此患者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鉴别诊断主要依据是( )。

    A、间歇性跛行

    B、较长的吸烟病史

    C、患者发病年轻,病程长

    D、静息痛,夜间尤为剧烈

    E、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患者男性,38岁,右小腿持续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到医院就诊,检查:右小腿皮肤苍白,肌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目前患者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潜在皮肤完整性受损
    B、有外伤出血的危险
    C、疼痛
    D、知识缺乏
    E、组织灌注量改变

    答案:C
    解析:
    疼痛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最突出的症状。病变早期,由于血管痉挛,血管壁和周围组织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使患肢(趾、指)出现疼痛、针刺、烧灼、麻木等异常感觉。随着病变进一步发展,肢体动脉狭窄逐渐加重,即出现缺血性疼痛。轻者行走一段路程以后,患肢足部或小腿胀痛,休息片刻疼痛即能缓解,再次行走后疼痛又会出现,这种现象称为间歇性跛行。患者常屈膝抱足而坐,或将患肢下垂于床旁,以减轻患肢疼痛,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典型体位。一旦患肢发生溃疡、坏疽、继发感染,疼痛更为剧烈。

  • 第16题:

    患者,男,36岁,18年吸烟史。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其典型表现为

    A.静息痛
    B.间歇性跛行
    C.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D.皮肤干燥、脱屑
    E.足趾溃疡坏死

    答案:B
    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缺血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动脉狭窄范围与程度的进一步加重,出现行走一段路程后,患肢足部或小腿胀痛,休息片刻后即可缓解,但再次行走后疼痛又会出现的表现最为突出。随病情进展,行走距离逐渐缩短止步休息的时间增长。

  • 第17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的主要临床症状是
    A.皮肤温度降低 B.下肢静息痛 C.间歇性跛行 D.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答案:C
    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周期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累及 四肢中小动静脉(不仅仅是小动脉),尤其是下肢血管。本病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由于下肢中小血管受 累,动脉阻塞可造成患肢缺血性疼痛,出现间歇性跛行,此为早期的主要症状。晚期可出现缺血性静息 痛、趾(指)坏疽等。

  • 第18题:

    男患者,35岁,两下肢跛行2年,吸烟史15年,每日1盒,查体:双下肢皮肤苍白,温度较低,有紫斑,小腿肌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因其不愿手术,改行其他治疗方法,下列哪项治疗效果最差()

    • A、戒烟
    • B、防止受冷、受潮
    • C、限制活动
    • D、静注硫酸镁溶液
    • E、静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

    • A、患肢趾端发黑、干瘪
    • B、患肢麻木、发凉,轻度间歇性跛行
    • C、患肢发生坏疽、溃疡
    • D、患肢皮肤出现紫斑、潮红
    • E、患肢小腿肌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男,35岁,吸烟史15年,主诉右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近1个月来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剧烈,下肢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此患者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鉴别诊断主要依据是()。
    A

    患者发病年轻,病情长

    B

    较长的吸烟病史

    C

    间歇性跛行

    D

    静息痛,夜间尤为剧烈

    E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患者,以腹主动脉远端及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大中动脉最易受累,血栓闭塞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男性,主要累及四肢远端中小血管。故答案应选A。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男,32岁。右小腿持续剧烈疼痛,不能行走,到医院就诊,检查:右小腿皮肤苍白,肌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目前患者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

    组织灌注量改变

    B

    潜在皮肤完整性受损

    C

    有外伤出血的危险

    D

    疼痛

    E

    知识缺乏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男,35岁,吸烟有15年,出现右下肢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8年。病情发展,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剧烈,下肢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此患者与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鉴别诊断主要依据是()
    A

    间歇性跛行

    B

    较长的吸烟病史

    C

    患者发病年轻,病程长

    D

    静息痛,夜间尤为剧烈

    E

    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男,35岁。两下肢跛行2年,吸烟史15年,每日1盒。查体:双下肢皮肤苍白,温度较低,有紫斑,小腿肌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因其不愿手术,改行其他治疗方法,下列治疗效果最差的是(  )。
    A

    戒烟

    B

    防止受冷、受潮

    C

    限制活动

    D

    静注硫酸镁溶液

    E

    静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该患者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增加肢体血供和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缺血引起的后果,静注硫酸镁溶液有较好的扩血管作用,作用较单一疗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