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后张法施工中,平卧、叠浇的构件,上层构件阻止下层构件混凝土的弹性回缩。如何进行各层构件的预应力筋张拉()?
第3题: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的额定拉力宜为所需张拉力的()倍,且不得小于()倍。
第4题: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规定对称同步张拉工况同步允许误差为±1.5%
第5题:
预应力施工中,张拉千斤顶的选用与锚下控制应力及锚具的形状有关,为保证预应力筋在张拉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准确性及便于处理滑丝现象,要求张拉力宜为预应力筋张拉力的1.2~()倍。
第6题:
1.3,1.2
1.5,1.2
1.4,1.2
1.6,1.5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第9题:
自上而下减小张拉力
自上而下增大张拉力
各层采用同一张拉力进行张拉
只将底层构件的预应力筋张拉力增大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2.0 1.5
1.5 1.2
1.15 1.2
第13题: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将锚固持荷时间由原来的2分钟延长至5分钟,主要目的是()
第14题:
桥梁预施应力使用的预应力筋张拉千斤顶吨位宜为张拉力的()倍,且不得小于()倍。
第15题: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规定张拉控制应力的精度误差为()
第16题:
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从零拉力加载至初拉力后,两侧伸长值读数,再以均匀速率加载至张拉控制力,塑料波纹管内的预应力筋,张拉力达到张拉控制力后宜持荷()分钟。
第17题:
预应力张拉时、当采用是千斤顶张拉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倍,不得小于1.2倍。千斤顶张拉前必须校正、校正不得大于1.05、有效期不能超过1个月横向张拉不超过()次,竖向不超过200次。
第18题:
为控制张拉力的2.5倍左右,且不得小于1.5倍
为控制张拉力的1.5倍左右,且不得小于1.2倍
为控制张拉力的2.5倍左右,且不得小于2.0倍
第19题:
第20题:
1.3,1.2
1.5, 1.2
1.4, 1.2
1.6, 1.5
第21题:
不能让施工太快
最大限度减少张拉过程预应力损失
方便补压
方便检查张拉质量
第22题:
1.0
1.05
1.2
第23题:
5%
3%
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