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工艺系统刚度?影响部件刚度的因素有哪些?何谓误差复映?如何消除误差复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第2题:
某轴类工件毛坯的圆度误差为4mm,工艺系统的误差复映系数为0.1,如果要求加工后轴的圆度误差不大于0.001mm,那么,车外圆时至少应走刀()。
第3题:
误差复映是指毛坯的误差将复映到从毛坯到成品的每一机械加工工序中。
第4题:
多次走刀情况下,误差复映系数等于各次走刀误差复映系数之()。
第5题:
每一件毛坯形状误差,都以一定的复映系数复映成工件的加工误差,这是由()不均引起的。
第6题:
毛坯的形状误差对下一工序的影响表现为误差复映。
第7题:
加工误差复映系数随()的增大而减小。
第8题:
什么是误差复映?已知零件孔的加工精度为0.001,毛坯误差3.5,镗孔是的误差复映系数ε=0.004.求需要的走刀次数。
第9题:
通常用()系数表示某种加工方法和加工设备胜任零件所要求加工精度的程度
第10题:
何谓误差复映规律?误差复映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减小误差复映有哪些工艺措施?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在某车床上车削一个圆度误差为3mm的轴类零件,每次走刀的误差复映系数均为0.15,只考虑误差复映的影响,则至少应走刀()次才能使零件的圆度误差不大于0.005mm。
第14题:
毛坯的各种()都会以一定的复映系数复映成工件的加工误差。
第15题:
车削具有圆度误差的毛坯时,由于“误差复映”而使工件产生与毛坯同样大小的圆度误差。
第16题:
加工误差的综合统计分析时,属于随机误差的有()等。
第17题:
()带来的加工误差不能用多次走刀的办法减小。
第18题:
关于误差复映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第19题:
增加工艺系统的刚度,可减少毛坯误差复映。
第20题:
误差复映系数
第21题: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刚度越高,误差复映系数越()。
第22题:
什么是误差复映,减少复映的措施有哪些?
第23题:
工艺能力
误差复映
误差传递
误差敏感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