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一般资料:李某,女性,17岁,高二学生。 案例介绍:李某表情惊慌,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介绍心理咨询后)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李某:我,我想上学,最……最近特别害怕。 心理咨询师:你能跟我说说因为什么你很害怕吗? 李某:我不敢说! 心理咨询师:别怕!你说的话我会为你保密的。 李某:我们班有几个男生喜欢我,别的女生就嫉妒,他们想害我,所以我很害怕!您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心理咨询师:哦,你觉得班里的几个男生喜欢你,女生嫉妒你,所以她们想害你。你跟我说说,你怎么知道男生喜欢你,女生要害你呢? 李某:从这学期开学吧,我们班里有几个男生就经常问我一些问题,我知道,他们问问题是假,喜欢我是真。有一个男生跟我说多了,还脸红呢! 班里无论男生、女生见了我都嘀嘀咕咕的,有一天我去早了,明明听到教室里有同学说话,可我一进去,她们马上就不说了,表情很尴尬,她们肯定是在说我坏话,商量怎么害我,怕我听见。 心理咨询师:如果她们在说别的事情,不想让你知道,实际上确实也与你无关呢? 李某:不可能,我上学时经常听到她们议论我。她们还排班监视我,有时A跟着,有时B跟着,我坐公交车她们也坐,我骑自行车她们也骑。我让我爸爸开车来接我,照样有同学也坐家长的车尾随我。现在我都无法上学了,就是在家里也经常听到我的同学在楼下说我“不要脸,勾搭男生”。 心理咨询师:我是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我可能解决不了,建议你去精神专科医院,好吗? 李某:我好好的!您干吗让我上精神病医院啊? 从咨询师“你说的话我会为你保密的”的话可以判定咨询师()。
第2题:
“接送学生的校车来了,本周你买的是站票。此时,车上有空位,你怎么做?”()
第3题:
下列不属于美国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提出的人际交往的心理态度模式是()。
第4题:
遇乘客迟迟不上车,应当使用的服务用语是()。
第5题:
第6题:
骑自行车
坐公共汽车
坐地铁
第7题:
印尼
英国
意大利
俄罗斯
第8题:
开车
坐出租车
坐公共汽车
第9题:
“好吧,我会替你保密。”
“那不行,我不会答应你的。”
“我得先看看是什么事情,然后再和你商量是不是替你保密。”
“我可以不告诉别人,但必须告诉你的家长和老师。”
第10题:
你欢迎,我不欢迎。
你欢迎我?不欢迎。
你欢迎我不?欢迎。
你欢迎我,不欢迎。
第11题:
第12题:
火车
飞机
客车
出租车
第13题:
假如你是老师,同学连续四次向你要求提前下课,此时你会说()
第14题:
“睡吧,我可爱的小宝宝,/睡吧,睡吧,/月儿静悄悄,/把你摇篮儿照。/我给你讲故事,/我给你唱歌谣。/你闭上小眼快睡觉……”这首摇篮歌的作者的国别是()
第15题:
为“你欢迎我不欢迎”加上标点后,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第16题:
遇乘客迟迟不上车,驾驶员应当使用的服务用语是()。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
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
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不行
第20题:
无判断力
无求治愿望
无自知力
不主动求医
第21题:
关系妄想
特殊意义妄想
被害妄想
物理影响妄想
第22题:
晚上很早睡觉的人
一种很漂亮的鸟儿
早上很晚起床的人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人
第23题:
男的困了
他们刚起床
今天星期日
现在是早上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