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6个月未还的行为
第1题:
试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特征。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具有以下特征: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的占有、使用、收益权。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超过3个月不归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犯罪目的。
第2题:
关于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B.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不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
C.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这部分人员
D.贪污罪的犯罪主体范围比挪用公款罪要大
第3题:
第4题: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第5题: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 个月未还的行为。
第6题:
试述挪用公款罪的认定。
第7题:
明知他人使用公款用于贩卖毒品而将公款挪用给他人的,()。
第8题:
什么是挪用公款罪?
第9题:
乙、丁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乙、丁构成挪用单位资金罪的共犯
乙构成挪用公款罪,丁不构成犯罪
乙构成挪用公款罪,丁构成挪用单位资金罪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要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对象不同。前者是公款;后者是只能是国家救、抢险、防汛、优抚、持贫、移民、救济款物。
(2)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的部分所有权;后者是国家对款定款物的财经管理制度和公共财物的使用权。
(3)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后者是掌管、经手特定款物的直接责任人员。
(4)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权的行为;后者客观上表现为违反财经管理制度,擅自将特定款物挪作他用,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第14题:
第15题:
关于挪用公款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
第17题:
挪用公款罪
第18题: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第19题: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正确143、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具有特殊身份,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成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第20题:
挪用公款罪,对犯挪用公款罪的处()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贪污罪的主体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不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
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不包括这部分人员
贪污罪的主体范围比挪用公款罪要大
第23题:
第24题:
挪用公款罪
受贿罪
贪污罪
侵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