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TAC方案)
密集阿霉素+环磷酰胺(AC方案)→密集紫杉醇
AC方案→紫杉醇
紫杉醇+顺铂+赫赛汀(TCH方案)
AC方案
第1题:
患者女,33岁,2周前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直径1.1 cm,高分化,组织学分级G1,无脉管癌栓;腋淋巴结转移0/21。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正确的辅助治疗是A、不进行辅助治疗
B、辅助化学治疗
C、辅助内分泌治疗
D、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E、辅助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推荐的标准治疗时间为A、9周
B、6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E、24个月
第2题:
获得治疗乳腺癌适应证批准的是()
第3题:
患者女,43岁,因右侧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直径2.5cm,腋淋巴结转移0/12。免疫组织化学:ER(-),PR(+),C-erbB2(+)。术后最适当的治疗模式为()。
第4题:
贝伐单抗
利妥昔单抗
西妥昔单抗
阿伦珠单抗
曲妥珠单抗
第5题:
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是()。
第6题:
患者女,33岁,2周前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直径1.1cm,高分化,组织学分级G1,无脉管癌栓;腋淋巴结转移0/21。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正确的辅助治疗是()。
第7题:
患者女,71岁,1个月前行左侧乳腺癌区段切除术+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2.5cm×2.0cm,未见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0/16。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最佳的术后辅助治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