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型
乳浊型
混悬型
胶囊型
气体分散型
第1题:
增加药物的水溶性和解离度
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氢键,增加受体结合力
增加药物亲水性,增加受体结合力
增加药物亲脂性,降低解离度
影响药物的电荷分布及作用时间
第2题:
苯海拉明
吡苄明
异丙嗪
氯苯那敏
苯茚胺
第3题:
完全激动药
竞争性拮抗药
部分激动药
非竞争性拮抗药
负性激动性药
第4题:
给药途径和剂型的影响
给药剂量的影响
代谢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酶诱导作用和抑制作用
基因多态性
第5题:
作用于受体
影响酶的活性
影响离子通道
干扰核酸代谢
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第6题:
PEG
HPMC
PVP
CMC-Na
CCMC-Na
第7题:
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胃、小肠和大肠,而大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
弱碱性药物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
主动转运很少受pH的影响
弱酸性药物如水杨酸,在胃中吸收较差
胃肠道的pH从胃到大肠逐渐下降
第8题:
药物的理化性质
体液pH值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体内特殊屏障
给药剂量
第9题:
乙醇
七氟丙烷
聚山梨酯
维生素C
液状石蜡
第10题:
巴西棕榈蜡
尿素
甘油明胶
叔丁基羟基茴香醚
羟苯乙酯
第11题:
时间顺序是合理的
该反应与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相符合
停药后反应停止
重新用药,反应再现
无法用患者疾病来合理地解释
第12题:
给药途径因素
药物剂量因素
精神因素
给药时间因素
遗传因素
第13题:
羟丙甲纤维素
单硬脂酸甘油酯
大豆磷脂
无毒聚氯乙烯
胆固醇
第14题:
皮下注射
吸入给药
经皮给药
口腔粘膜给药
鼻腔给药
第15题:
药物在抛射剂中的溶解度越小越好
混悬药物微粒粒径应在10μm以下
采用混合抛射剂以调节适宜的密度与蒸气压
应选择加入适宜的润湿剂与助悬剂
抛射剂与混悬固体药物的密度接近,有利于制剂稳定
第16题:
甘油为润湿剂
水为溶剂
羟丙甲纤维素为助悬剂
枸橼酸为矫味剂
口服易吸收,但受饮食影响较大
第17题:
成型材料
增稠剂
遮光剂
增塑剂
防腐剂
第18题:
溶剂化物
分子囊
共聚物
低共熔物
化合物
第19题:
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
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
吗啡治疗癌性疼痛
青霉素治疗奈瑟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硝苯地平治疗动脉引起的高血压
第20题:
甲苯磺丁脲
格列吡嗪
氯磺丙脲
格列齐特
格列美脲
第21题:
肝脏
肾脏
肺
胆
心脏
第22题:
氟烷
氧化亚氮
异氟烷
恩氟烷
七氟烷
第23题:
氯化钾
氯化钠
HPMC
三氯甲烷
聚环氧乙烷
第24题:
转运
处置
生物转化
消除
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