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沿海地区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区和增长极
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接近或快于东部地区
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
我国工业布局着力由沿海向内地推进,主要强调“双线建设”,谋求改变生产力布局过度东倾的状况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已经根本改变。
第4题: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表现在发展协调性上: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5题:
为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制定的几大战略有()。
第6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结合材料,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7题:
()积极寻求经济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速了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动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第8题: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比例关系不合理和低级现象,突出表现在( )。
第9题:
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
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城市和农村的关系
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
第10题:
工业基础薄弱
工业素质不高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不协调
产业发展在低水平上重复
第11题: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已在改变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开始改变
第12题:
工业与农业关系
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关系
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地区和内地的关系
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关系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
第16题: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
第17题: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分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该做法()。
第18题:
当前我国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应放在加快发展()
第19题: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要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就要实现三个转变,下列关于结构转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东部沿海地区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区和增长极
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接近或快于东部地区
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
我国工业布局着力由沿海向内地推进,主要强调“双线建设”,谋求改变生产力布局过度东倾的状况
第21题: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
经济发展仍旧不平稳
第22题:
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关系
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第23题:
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出口带动向主要依靠进口带动转变
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主要依靠第三产业带动转变
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向主要依易消费带动转变
第24题: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