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能源状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气东输”西起柴达木盆地的轮南,东至兰州,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B 我国煤炭主要产区在华北地区,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煤炭运输长期存在的主流向是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C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人均的消费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能源状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西气东输”西起柴达木盆地的轮南,东至兰州,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

B

我国煤炭主要产区在华北地区,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煤炭运输长期存在的主流向是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

C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人均的消费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我国能源状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单选题
    中央处理器:电脑:设计
    A

    履带:挖掘机:挖掘

    B

    叶片:水轮机:发电

    C

    钢筋:楼房:居住

    D

    空气压缩机:空调:调温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核心部件,电脑可以用来从事设计工作;空气压缩机是空调的核心部件,空调可以用来调节温度。因此D项正确。

  • 第2题:

    单选题
    由于他事先没有充分准备,因而遇到意外情况时显得______。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焦躁不安

    B

    不知所措

    C

    束手束脚

    D

    灰心丧气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事先没有充分准备,遇到意外情况”可知,“他”应是“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因此B项正确。

  • 第3题:

    单选题
    债券价格是债券现金流的现值,债券价格的变化与债券收益率的变化(  )。
    A

    无关

    B

    方向相同

    C

    方向相反

    D

    比例相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债券的价格,是指债券原始投资者购入债券时应支付的市场价格,它与债券的面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债券是固定收益产品,将来的现金流是一定的,债券收益率一般为市场利率,当市场利率上升时,普遍的各种投资品的收益率都上升,而债券将来的现金流不变,所以投资者抛弃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债券将来的现金流就具有吸引力,所以投资者追捧债券,供不应求,债券价格上升。故债券价格的变化与债券收益率(市场利率)的变化呈反方向。因此C项正确。

  • 第4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科技文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授时历》——元代郭守敬等天文学家修订的历法

    B

    《营造法式》——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C

    《伤寒杂病论》——药王孙思邈确立了中医临床基本原则

    D

    《天工开物》——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授时历》是元代颁行的历法,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等人在科学观测的基础上,参考历代历法修订而成,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历法。B项,《营造法式》是宋代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C项,《伤寒杂病论》是由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一部医学专著,从辨症、立法、拟方、用药等各个环节,建立了完整的医疗原则;孙思邀的代表作是《千金方》,表述错误。D项,《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著作,作者是明朝的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因此答案选C。

  • 第5题:

    单选题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报(  )备案。
    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国务院

    C

    国家主席

    D

    中央军事委员会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正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 第6题:

    单选题
    2011年第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月平均数是(  )。
    A

    2265元

    B

    1002元

    C

    1457元

    D

    2195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2011年第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96元,则月平均数为6796÷3≈2265元。

  • 第7题:

    单选题
    速度:时间:距离
    A

    利率:本金:利息

    B

    质量:品种:数量

    C

    利润:成本:产值

    D

    收入:支出:剩余


    正确答案: C
    解析:
    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利息等于利率乘以本金。

  • 第8题:

    单选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金融支付领域的融合,移动支付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付款“扫一扫”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  )。
    A

    减少了商品的流动环节

    B

    降低了货币的流动成本

    C

    降低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D

    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移动支付方式可以使支付更加便捷,降低了货币的流动成本。但移动支付没有减少商品的流动环节,也无法降低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A、C两项说法错误。移动支付提高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因此D项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人类探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登月工程

    B

    阿姆斯特朗是登陆月球第一人

    C

    “阿波罗计划”是美国的登月工程

    D

    美国发射的“月球陨坑观测与遥感卫星”在月球上发现了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嫦娥一号”属于我国三期嫦娥计划的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 第10题:

    单选题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反映形式却是主观的。从意识的主观差别来看,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说明了“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 第11题:

    单选题
    飞行器:神六
    A

    互联网:信息

    B

    电视机:电影

    C

    奥运会:金牌

    D

    政治家:曹操


    正确答案: A
    解析:
    神六是飞行器的一种;曹操是政治家中的其中一位。因此D项正确。

  • 第12题:

    单选题
    人在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发高烧时,胃不运动

    B

    胃中食糜不易排空

    C

    吃进的食物没有消化

    D

    体温较高,酶的催化作用较差


    正确答案: B
    解析:
    酶能高效地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促进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中的消化、吸收、呼吸、运动和生殖都是酶促反应过程。酶在最适宜温度范围内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度最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降低酶的消化效率,降低酶促反应速度。在人发高烧时,体温升高,导致酶的催化作用减小,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等过程,使人食欲不振。因此D项正确。

  • 第13题:

    单选题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

    不可因小失大

    B

    切莫贪图方便贻害环境

    C

    环保事业人人有责

    D

    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是民族美德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文段指出一些塑料袋消费者并非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而使用塑料袋,意在强调塑料袋消费者不应因个人小方便而牺牲大环境,即切莫贪图方便贻害环境,因此答案选B。

  • 第14题:

    问答题
    (十)  【给定资料】  搬还是不搬?50多岁的老邓一直在犹豫。老邓家在陕西省Z县甲村1组。Z县历来干旱少雨,全县除了黄河边的一小部分农田可以灌溉外,其余田地的庄稼几乎完全依赖雨水,干旱甚至造成许多村庄人畜用水困难,村民们惜水如油,所谓“宁给一个馍,不舍一碗水”。  200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提出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Z县因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县,成为陕西省最早一批试点县。县里自2009年开始组织村民整体搬迁,但至今计划仍未能完全实施。2009年初,县里扶贫办开始组织甲村1组搬迁。老邓找亲戚凑了4.5万元交给村里,几个月之后,在县城附近太乐移民新村盖的移民楼因为违章被推倒了,此后房子的事情就一直搁浅。一位太乐村的王姓村干部证实说,原来太乐村的一片耕地,2009年以每亩六万元的价格卖给了甲村作为移民房的宅基地,但这样的买卖并不合法。2009年8月,因为太乐村“私自卖地”,Z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公安、城建等部门对在建移民房进行了强拆,并在县电视台曝了光。按照最初的计划,甲村准备将老邓所在的1组整体搬往6里之外的路井镇旁,但后来由于2、3两个组村民的参与,搬迁地点改到B县城附近。举家迁往40里之外的B县城,地怎么办,以后的生活怎么办?老邓说,刚开始1组的村民极力反对,但几番讨论下来,人数占多的2、3组村民占了上风,村委会决定搬到B县城去。“有钱人才愿意搬到B县城去。”老邓说,搬到路井镇是最实际的方案,一来村民可以回来种地,二来孩子在镇上读书也更方便。这几年,孩子越来越少,连上幼儿园都要到6里之外的路井镇,很多人只好在镇上租房,专门照顾孩子,如果能搬得近一点,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主要是计划跟实际脱节。”Z县经济发展局以工代赈办公室搬迁负责人说,搬不搬,搬到哪里,以村民自愿为原则。但项目批下来,却没有土地指标可用。实际搬迁中,同一个村内进行安置,土地基本上不成问题,但是跨村跨乡镇就艰难。太乐村的地在县城规划中是预留的工业用地,作为移民搬迁肯定不行,加上两个村之间私底下买卖,因此最终被叫停,这样的问题并不是孤例。一份Z县以工代赈办提供的内部调研报告显示,土地已成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瓶颈。国家严禁在耕地上建设住宅,各村又没有公共用地,搬迁中的土地问题就难以解决。  搬迁的另一个尴尬是补助少,个人出资的部分太重。结果是有钱的搬了,没钱的只能等。每户4万~5万元的建房款,在靠天吃饭的农村是一笔巨款。甲村22户村民中,就有13户因交不起房款无法搬迁。77岁的李大爷就是交不起钱的住户之一。老人有两个儿子,老伴去世后,先是跟着大儿子住,后来大儿子去渭南工作,小儿子也成了家,最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能搬走的都是那些交得起房款的人,剩下的村民怎么办?”老人念叨着。即使是交了钱的搬迁户也并非都是急需要搬的,其中也出现了虚报和私下转让等不法行为。据陕西省发改委《关于Z县2008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统计,路井镇乳阳村1组50户、230人,集中安置在该村南1.5公里公路边42户、184人,插花安置8户、46人。该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反映,1组实际只有30多户,不到180人,这明显属于虚报。该村民称,多出的指标被2组或邻村村民“冒名顶替”,有的搬迁户甚至私底下转让指标套取补助款,更有甚者,一些“吃皇粮”的国家工作人员也借村民的名义占用宅基地。  2003年8月,Z县遭遇历史罕见的长时期暴雨,距离县城10公里的乙村村东和东北方沟堤大面积滑坡崩裂,沿沟边居住的6组村民房屋倒塌十几间,就连院子里也出现了大裂缝。2008年,Z县决定将原来住在沟沿边的6组整体搬迁到村南一公里处的空地上。作为数量不多的避灾移民,这次搬迁建房采取的是村民自建、政府补助的方式。按当地政府规定,房子建好后,经验收合格,国家将给每户1万元补助款。但两年之后,村民的房子陆续建成,不仅补助没有全部到位,每户还被额外收取了2500元的宅基地费。一位姓张的村民说,政府承诺每户1万元的补助,实际上每户仅得到7500元,部分原来的老房子没来得及腾出来的,甚至只领到了3000元,远低于国家的补偿标准。搬迁户还要自购地皮?大部分人对此表示不解。张姓村民反映,村里用来安置的土地本身就是6组的土地,并没有新占土地,而且新建房每户占地面积只有4分多,村民们原先住宅占地大多比这个面积大,搬迁后原宅基地交给了村集体复耕,耕地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增加了,为什么1万元反而缩水成了7500元?以工代赈办搬迁负责人解释称,国家的建房补助标准是按人口计算,但自建房一般按户补助,县里便将该村的建房补助平均分摊以后是每户1万元,但是由于集中居住需要基础设施投入,因此最终定下来的标准是每户8000元。至于村上收每户2500元宅基地费,是在项目实施之前,以工代赈办曾要求全数退给农户,但由于乙村村委会干部长期空缺(村上事务由镇上一位副书记代管),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解决。与乙村补助款“缩水”不同,在Z县丙村、丁村等移民点,补助款被以宅基地平整费、管理费、押金等方式克扣。丁村村委会甚至给每户都配上了大铁门、不锈钢护栏和塑钢窗。“没说多少钱,只说等发搬迁补助时一起扣。补助款变成了唐僧肉,人人都想咬一口。”Z县以工代赈办搬迁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  【问题】  针对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移民搬迁中各种具体问题,从Z县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建议。  要求:(1)问题定位准确;  (2)建议措施具体可行;  (3)不超过900字。

    正确答案:
    (1)移民搬迁中的具体问题有:
    ①搬迁地点远,致使原有耕地无法耕种,生活无以为继,且距学校远,孩子上学读书不方便。
    ②搬迁计划与实际脱节,土地问题成难题。因安置土地跨村跨乡镇很难解决,而各村又没有公共用地,村与村之间私下买卖土地用做移民房的宅基地违法,使得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能批下来却没有土地指标可用,搬迁工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③搬迁中补助少,个人出资的部分太重,致使有钱的搬了,没钱的因交不起房款而无法搬迁。
    ④搬迁中存在诸多不法行为,如虚报人户数,多出指标被他村村民冒名顶替;搬迁户私下转让指标套取补助款;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借村民名义占用宅基地。
    ⑤搬迁建房补助款的问题,如避灾移民搬迁建房的政府补助不仅没有全部到位,且还另收取了宅基地费。此外建房补助款也远低于国家的补偿标准,补助款严重“缩水”;搬迁建房的补助款成了唐僧肉,被以宅基地平整费、管理费、押金等方式克扣。
    (2)针对上述问题,为改进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①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移民搬迁工作。尽量就近选择搬迁地点,兼顾移民原有的生产资料和生产生活方式;若是远距离搬迁,则要创造积极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如发展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实施生产技术和技能培训让移民掌握新的生产方式等,解决移民的就业和生计问题;统一安排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幼儿园、学校等配套设施建设,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
    ②高效解决移民搬迁安置的用地问题。以县一级政府为主体,跨村、跨乡镇地统一征用调配土地,满足移民易地搬迁的用地需要,争取以最低价为农民搬迁建房提供用地。
    ③政府要通过多方出资、银行贷款、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政策资金支持等多种手段筹措资金,适当提高移民搬迁中的政府补助,降低个人出资部分,以满足贫困群众的搬迁需要,避免出现富人搬迁、穷人无钱搬迁的情况。
    ④加强对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防范虚报、私下转让和国家工作人员借村民名义占用宅基地等各种违法行为的发生。
    ⑤加强对移民搬迁补助款的管理和监督。根据国家的补偿标准,制定合理的移民搬迁建房补助标准;严格对补助款的审计监督,打击各种减缩、克扣补助款的行为,保证补助款及时、足额发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单选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  )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东京


    正确答案: C
    解析: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倡导民主和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蔡元培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因此B项正确。

  • 第16题:

    单选题
    下列中国古典音乐与其最初的演奏乐器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十面埋伏》——羌笛

    B

    《梅花三弄》——琵琶

    C

    《平沙落雁》——古琴

    D

    《高山流水》——古筝


    正确答案: B
    解析:
    《十面埋伏》是琵琶曲,《梅花三弄》是古筝曲,《平沙落雁》和《高山流水》都是古琴曲。因此C项正确。

  • 第17题:

    单选题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提醒 产生 合适

    B

    提出 引发 适合

    C

    提示 发生 符合

    D

    暗示 发现 适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第一空,文中“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是含有提醒注意的意思,而“暗示”表示不明说,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文段中专家明确提出了观点,“提示”指给予相应的明示,不含有提醒的意思。第三空,应选择一个形容词来修饰“高度”,“适合”是动词。因此A项正确。

  • 第18题:

    单选题
    运动员进行网球训练,上午8:00开始,第一个小时有20人过关,并且每个人所使用的网球数为25个,第二个小时18个人过关,每个人所使用的网球数为22个,第三个小时16个人过关,每个人所使用的网球数为19个,中间休息两个小时。依此类推,到15:00为止,一共发放了多少个网球?(  )
    A

    1476

    B

    1580

    C

    1634

    D

    1732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上午8:00到15:00一共是7小时,其中有两个小时休息,所以一共训练了5个小时。每个小时的人数呈现递减趋势,由等差数列可知,过关人数为20、18、16、14、12人,发放的网球数量为25、22、19、16、13个,所以一共发放的网球数量为20×25+18×22+16×19+14×16+12×13个,因为选项中给出的尾数各不相同,并且计算量较大,从而可以根据尾数规律进行计算,积的尾数等于尾数的积,和的尾数等于尾数的和。尾数和为:0+6+4+4+6=20,尾数为0。因此B项正确。

  • 第19题:

    单选题
    2011年前三季度,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  )。
    A

    1.45倍

    B

    1.56倍

    C

    1.99倍

    D

    1.97倍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2011年前三季度,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460+1961+3006)=942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55+1250+1526)=4731元,则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9427÷4731≈1.99倍。

  • 第20题:

    单选题
    所谓新闻侵权是指行为人通过新闻媒体(包括通讯社、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共新闻网站等)向社会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情况虽然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从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和事实。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不属于新闻侵权的是(  )。
    A

    某电视台的官方网站上大篇幅介绍名不副实的保健品“长寿丹”,欺骗了很多消费者

    B

    某杂志大幅刊登一种叫“瘦得快”的减肥产品的广告,很多人反映使用后身体不适

    C

    某市级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大肆播放名人医疗广告,引起观众反感

    D

    某手机品牌未经某明星允许,擅自将其图像资料运用在宣传片中并大力宣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新闻侵权的定义要点是:行为人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不真实或者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ABC三项,“名不副实及欺骗”、“很多人使用‘瘦得快’后身体不适”、“大肆播放名人医疗广告”均属于新闻侵权。D项,不涉及不真实或者法律禁止,只是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 第21题:

    单选题
    甲在市场上购买了一幅乙创作的国画后,将乙的署名刮去,签上自己的艺名并盖上自己的印章后,将该画悬挂于自家客厅鉴赏,往来客人对甲的创作水准赞不绝口。甲侵害了乙的哪一项权利?(  )
    A

    姓名权

    B

    署名权

    C

    保护作品完整权

    D

    改编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A项错误,甲的行为不属于干涉、盗用、假冒乙的姓名,没有侵犯乙的姓名权。《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B项正确,甲的行为侵犯了乙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第十条规定,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C项错误,甲并没有对国画这一作品进行歪曲、篡改,甲没有侵犯乙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第十条规定,改编权,即改变原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D项错误,甲的行为不属于未经允许对原作品进行改变的行为。

  • 第22题:

    单选题
    一个三位数除以53,商是a,余数是b(a,b都是正整数),则a+b的最大值是(  )。
    A

    69

    B

    80

    C

    65

    D

    75


    正确答案: A
    解析:
    设三位数为x,若使a+b最大,则余数b肯定为52(0<b<53),有a=(x-52)÷53。此种情况下a最大为17,则a+b的最大值是17+52=69。

  • 第23题:

    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与资料相符的是(  )。
    A

    2007年,国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均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有8个

    B

    2007年,世界各国入境旅游人数相比1995年增幅达到80%

    C

    表中1995~2007年国际旅游收入增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有2个

    D

    2007年法国入境旅游人数比英国多2.7倍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正确,由表格可知,2007年国际旅游收入列与入境旅游人数列,只有澳大利亚和奥地利不是两项均列前十位的,故两项均列前十位的国家有8个;B项错误,2007年世界各国入境旅游人数91147万人次,1995年为53597万人次,则2007年比1995年增长了91147÷53597-1≈70%。C项错误,1995~2007年国际旅游收入世界平均增幅为10284÷4861-1≈110%。西班牙为651÷274-1≈138%,中国为411÷87-1≈372%,澳大利亚为291÷119-1≈145%。D项错误,2007年法国入境旅游人数为8194万人次,英国为3087万人次,则法国比英国多8194÷3087-1≈1.66倍。

  • 第24题:

    单选题
    “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这句台词折射出都市“房奴”的辛酸苦辣,道出都市无房族的困惑与无奈。让百姓买得起房、有房住,政府需要加大以下几方面的执行力度,除了(  )。
    A

    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B

    继续支持居民商业性住房消费

    C

    抑制投机性购房

    D

    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正确答案: C
    解析:
    B项,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要求。①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②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③抑制投机性购房;④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