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方法如下: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在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病人情况酌量延长用药时间。对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试述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有关"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B.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C.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D.选择药物品种、剂量不合理

    E.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关于外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B、手术时间比较短(小于2h)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C、接受清洁手术者,如在手术过程中失血量比较大(大于l500m1),可在手术中给予第2剂

    D、接受清洁手术者,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

    E、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48h,必要时延长至72h


    答案:ABCD

  • 第3题: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有

    A、选择合适的药物

    B、小剂量个体化用药

    C、合适的给药方法及最佳的给药时间

    D、密切观察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

    E、减少用药种类


    参考答案:ABCDE

  • 第4题:

    下列可以属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是

    A.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符合规定
    B.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C.抗菌药物品种、剂量不符合规定
    D.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E.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克赛用于矫形外科手术(如骨科)预防血栓形成时,每日一次给药40mg是有益的,可连续给药()周?

    • A、1
    • B、2
    • C、3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患儿,8岁,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无药物过敏史,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患者入院后,医师局麻下给其行“左侧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静脉给予氨曲南3天预防感染,试评价该用药方案()。

    • A、 预防用药无指征
    • B、 预防给药时间过长
    • C、 预防给药时机不对
    • D、 预防给药选药错误
    • E、 没有用药问题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给药方法。


    正确答案: 1.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延长到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2.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到48小时。3.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 第8题:

    群体用药预防可以选择的给药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水剂投药法
    ①经鼻投药法用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将药液投入胃内,多用于马、牛、羊。
    ②经口投药法多用于猪、犬、猫等中小动物,其次是牛、马。
    (2)混饲给药法将药物均匀的混拌在饲料中,让畜禽采食时连同药物一次食入胃内的一种给药方法。常用于畜禽的预防和治疗性给药。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预防外科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的围术期用药方法。

    正确答案: 手术前半小时~1小时,静脉或肌内注射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1次。若手术超过4~6小时,术中可再加1次量的抗生素,大都只给药2次即可,一般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药物的选择按可能污染的细菌而定。除了围术期的用药外,术前、术后不再用抗生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复苏抢救中气管内给药的方法及其优点。

    正确答案: 气管内给药为复苏给药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其药物显效时间较静脉内注药为快,其作用时间因药物可在小支气管内暂时储存,逐渐被吸收,也比静脉内注药者长。故在未能建立静脉通道前,采用气管内给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气管内给药的方法为:置病人头高位,用注射用水10mL加肾上腺素1mg,直接注入气管导管内,然后行加压呼吸.促使药物在肺内扩散和吸收。目前.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及利多卡因等由气管内给药已列为常规给药途径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安全给药的原则

    正确答案: ⑴根据医嘱给药,熟练运用外文缩写和中文译意.
    ⑵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①“三查”药物治疗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查七对内容).
    ②“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⑶正确实施给药:
    ①做到“五准确”,即准确的时间.准确的药物剂量.准确的药物浓度.准确的途径和准确的病人,同时防止药液污染或药效降低.
    ②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应用熟练的技术,减轻病人的痛苦,并指导病人有关的用药知识.
    ⑷观察疗效与反应,作好记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剖宫产手术属于II类切口,预防用药给药时机说法正确的是()?
    A

    预防用药选择头孢硫脒

    B

    原则上不超过72h

    C

    剪断脐带后给药

    D

    给药剂量1-2g/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外科手术中对预防用抗生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接受清洁手术者应于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或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

    B、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应在术前1h给药

    C、必要时可术中给予第2剂预防用药

    D、静脉滴注溶剂体积不超过100ml,一般应30min给药完毕,

    E、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h,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


    答案:B

  • 第14题:

    患儿,8岁,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无药物过敏史,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患者入院后,医师局麻下给其行“左侧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静脉给予氨曲南3天预防感染,试评价该用药方案?()

    A.预防用药无指征

    B.预防给药时间过长

    C.预防给药时机不对

    D.预防给药选药错误

    E.没有用药问题


    答案:ABCD

  • 第15题:

    下列可以属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是

    A、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B、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C、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D、抗菌药物品种、剂量不符合规定

    E、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符合规定


    参考答案:C

  • 第16题:

    关于外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h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B手术时间比较短(小于2h)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C接受清洁手术者,如在手术过程中失血量比较大(大于1500ml),可在手术中给予第2剂

    D接受清洁手术者,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

    E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48h,必要时延长至72h


    A,B,C,D

  • 第17题:

    哮喘治疗用药首选何种方法()。

    • A、口服给药
    • B、静脉给药
    • C、吸入给药
    • D、气管内给药
    • E、肌肉注射给药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剖宫产手术属于II类切口,预防用药给药时机说法正确的是()?

    • A、预防用药选择头孢硫脒
    • B、原则上不超过72h
    • C、剪断脐带后给药
    • D、给药剂量1-2g/次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简述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及用药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 第20题:

    问答题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是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主要目的是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1)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③植入物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④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
    (2)清洁-污染手术: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导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污染手术:污染手术是指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引流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使用抗菌药应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4)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①药物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②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一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病人情况适当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患儿,8岁,诊断“左侧腹股沟斜疝”,无药物过敏史,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患者入院后,医师局麻下给其行“左侧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静脉给予氨曲南3天预防感染,试评价该用药方案()。
    A

     预防用药无指征

    B

     预防给药时间过长

    C

     预防给药时机不对

    D

     预防给药选药错误

    E

     没有用药问题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眼局部给药途径。

    正确答案: 眼局部给药途径是:①眼局部外用(滴眼剂和眼膏);②眼周注射;③眼内注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复苏药物的给药途径。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