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明朝初年,中国出了个著名的航海家,名叫()”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在明朝时期的航海家郑和是()人

    • A、回族
    • B、汉
    • C、壮族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明朝初年,中国出了个著名的航海家,名叫()


    正确答案:郑和

  • 第3题:

    中国人最早什么时候开始戴眼镜()。

    • A、明朝
    • B、清朝
    • C、民国初年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明朝的“海禁”主要在明朝初年和明朝中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地坛位于北京,始建于()。

    • A、元朝初年
    • B、明朝初年
    • C、明朝中期
    • D、清朝初年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欧洲的耶稣会士初到中国是在()

    • A、元朝
    • B、明朝
    • C、清朝初年
    • D、清朝末年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判断题
    明朝的“海禁”主要在明朝初年和明朝中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始于()。
    A

    明朝初年

    B

    明朝末年

    C

    清朝初年

    D

    清朝末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年,中国明朝皇帝朱棣派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武装船队首次通使西洋。
    A

    1445

    B

    1453

    C

    1415

    D

    1405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明朝初年,因为朝贡贸易厚往薄来,造成许多什么人冒充朝贡使者到明朝来骗钱?

    正确答案: 日本(倭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我国少数民族达斡尔族的子弟进学校接受文化教育是从(  )开始。
    A

    明朝初年

    B

    清朝后期

    C

    清朝初年

    D

    明朝中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清朝初年时(17世纪中叶),达斡尔儿童进入正式学校接受正规的文化教育,早期著名的达斡尔族人孟额德,就曾学通满、汉、俄三种语言文字。

  • 第12题:

    判断题
    明朝著名航海家、外交家郑和,是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人。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    )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大连从何时起称三山浦?()

    • A、东汉
    • B、唐朝初年
    • C、明朝初年
    • D、清朝初年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年,中国明朝皇帝朱棣派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武装船队首次通使西洋。

    • A、1445
    • B、1453
    • C、1415
    • D、1405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明朝初年,因为朝贡贸易厚往薄来,造成许多什么人冒充朝贡使者到明朝来骗钱?


    正确答案: 日本(倭寇)。

  • 第16题:

    简述朱元璋在明朝初年采取的各项政治措施。


    正确答案: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后,鉴于元朝宰相的专权,就废除了丞相和元以来的中书省。皇帝直接领导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将原中书省在地方的权力分割为三,设主管地方行政的承宣布政使、负责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和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他还把中央总管军校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都督府,有调兵权的不直接管军队,管理军政的没有调兵权。为了防止在朝官员和地方官员贪赃枉法,朱元璋设十三道监察御使百余人;为了防止六部官员违法乱纪,又设六科给事中,两者合称科道两衙门。除上述安排之外,朱元璋还怕受官僚们合伙的欺骗,于是实行特务制,设立锦衣卫,监视大小衙门是否公正,是否有不法行为等。锦衣卫有自己的监狱,可以直接凭圣旨抓人,用刑尤为残酷。在地方上,重用乡绅限制府、县官员,利用乡绅
    建立里甲组织。在乡村则设立粮长,除负责征收押运税粮、配合地方官教化乡民之外,重要的任务是监督检举官吏、土豪及顽民,并明令粮长举报可直接上报皇帝,这也是保护小农的措施之一。

  • 第17题:

    西方近代文化思想、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始于()。

    • A、明朝初年
    • B、明朝末年
    • C、清朝初年
    • D、清朝末年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论述明朝初年的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


    正确答案:立法思想:1重典治国。元朝覆灭的教训、“刑罚世轻世重”的传统法律思想及明初复杂的社会形势使明初统治者采取重典治国的法律思想。洪武三十年的《大明律》比唐宋法律苛重,但比初期法律轻。2.重视预防犯罪与法制宣传。明太祖令各地“皆立申明亭”,将重犯姓名书写其上警示民众。后制定《明大诰》并广做宣传。3.法贵简当,使人易晓。4重视以封建礼教约束人民的思想行为。
    立法活动:1.历时三十年编订《大明律》(参见名词解释)2.编订御制《明大诰》(参见名词解释)。内容上规定了《大明律》中没有的严酷刑罚,明确将贪官污吏作为重点打击对象。3.编订刑事法规《问刑条例》4.编订以行政法为内容的《明会典》。

  • 第19题:

    多选题
    天坛位于北京,始建于(  )。
    A

    元朝初年

    B

    明朝初年

    C

    明朝中期

    D

    清朝初年


    正确答案: A,B
    解析:
    天坛位于北京,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 第20题:

    单选题
    欧洲的耶稣会士初到中国是在()
    A

    元朝

    B

    明朝

    C

    清朝初年

    D

    清朝末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中国人最早什么时候开始戴眼镜()。
    A

    明朝

    B

    清朝

    C

    民国初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论述明朝初年的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

    正确答案: 立法思想:
    1.重典治国。元朝覆灭的教训、“刑罚世轻世重”的传统法律思想及明初复杂的社会形势使明初统治者采取重典治国的法律思想。洪武三十年的《大明律》比唐宋法律苛重,但比初期法律轻。
    2.重视预防犯罪与法制宣传。明太祖令各地“皆立申明亭”,将重犯姓名书写其上警示民众。后制定《明大诰》并广做宣传。
    3.法贵简当,使人易晓。
    4.重视以封建礼教约束人民的思想行为。
    立法活动:
    1.历时三十年编订《大明律》。
    2.编订御制《明大诰》。内容上规定了《大明律》中没有的严酷刑罚,明确将贪官污吏作为重点打击对象。
    3.编订刑事法规《问刑条例》。
    4.编订以行政法为内容的《明会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大连从何时起称三山浦?()
    A

    东汉

    B

    唐朝初年

    C

    明朝初年

    D

    清朝初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