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规划
乡域规划
村域规划
县域总体规划
第1题:
某村为新农村规划建设试点村。该村位于城市边缘,所处地区由于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需要而规划为限制建设区。村庄现状总人口1 9 0 0人,村域总面积1. 8km2。建设目标:建设成果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环境整洁的新农村,规划村庄建设用地面积39hm2。村庄西、南侧邻城市道路,根据上位规划要求预留了路侧绿化隔离带。村东南角现状是一处弃置地,在村委会要求下,为发展该村经济,规划为村办企业用地。村庄南部保留一所与令村共用的小学。村庄西南的商业用地为该村现状的一家餐厅。
图3为该村村庄用地规划方案图。
【问题】
试分析该村庄用地规划中的不妥之处。
1.人均建设用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2)位于限建区内,弃置地不应改为工业用地,可结合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需要发展适当的生态绿化产业,并应按规定留出相应的道路绿化隔离带。
(3)村西侧的南北向道路不应形成错口,应调直。
(4)村委会位置较偏,为便于管理和方便村民办事应安排在村庄中心,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
(5)应安排托幼用地、文化活动站、卫生所等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6)高压线穿过建设区应设置防护绿带。
【解析】
按照前述介绍的村庄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村庄规划方案评析的题目应主要从人口及产业发展,用地布局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市政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化景观规划,防灾及安全等方面来考虑。结合此题题面内容,首先说明“该村位于城市边缘,所处地区由于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需要而规划为限制建设区”,因此不应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而题目中又提到“村东南角现状是一处弃置地,在村委会要求下,为发展该村经济,规划为村办企业用地”。我们从图画上看该村的工业生产用地主要位于村庄北侧,而且已经具有相对较大规模,因此村东南角现状弃置地不应扩大村办工业用地,可结合城市整体生态环境需要发展适当的生态绿化产业,成为城市整体生态绿化的一部分。
其次,由题目中铪出的“村庄现状总人口1 900人,村域总面积1.8km2时,规划村庄建设用地面积39hm2”,经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人均建设用地达到205m2/人。而国家规定人均用地标准上限为150m2/人,显然是超出国家标准了。再次,仔细从题目中关于道路交通规划,市政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内容中,还能看到一些问题,比如村西侧的南北向道路形成错口,在道路规划上是不合理的;村委会位置较偏,不便于管理和村民办事,缺少托幼用地、文化活动站、卫生所等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这些都是在村庄规划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村庄东北侧有一条高压线穿过建设区,而没有设置防护带。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道题的答案。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城乡规划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
第7题: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第8题:
根据《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
第9题:
城镇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
城镇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第10题:
村庄现状图
村镇规划图
村庄管线综合图
村镇中心图
基层居民点规划图
第11题: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镇规划和乡村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第12题:
乡村规划
村庄规划
乡规划
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所称的城乡规划,是指由()组成的一个规划体系。
第19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和乡规划、村庄规划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20题:
城乡规划,包括()、()、()、()和村庄规划。
第21题:
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规划区建设用地规模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乡规划应当包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及产业发展规划
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
第22题:
村庄和集镇规划
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乡村发展布局规划
新农村规划
第23题:
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村庄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村镇体系规划
城市规划、县规划、镇规划、村镇体系规划
第24题:
镇域规划
乡域规划
村域规划
县域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