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下列关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规划应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客流需要B快速公交线路应尽可能将城市中心和对外客运枢纽串接起来C普通公交线路要体现为乘客服务的方便性,应布置在城市服务性道路上D“复合式公交走廊”是一种混合交通模式,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E公交线网的规划布局应使客流量尽可能集中到几条骨干线路上

题目
多选题
下列关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

规划应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客流需要

B

快速公交线路应尽可能将城市中心和对外客运枢纽串接起来

C

普通公交线路要体现为乘客服务的方便性,应布置在城市服务性道路上

D

“复合式公交走廊”是一种混合交通模式,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E

公交线网的规划布局应使客流量尽可能集中到几条骨干线路上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多选题下列关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规划应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客流需要B快速公交线路应尽可能将城市中心和对外客运枢纽串接起来C普通公交线路要体现为乘客服务的方便性,应布置在城市服务性道路上D“复合式公交走廊”是一种混合交通模式,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E公交线网的规划布局应使客流量尽可能集中到几条骨干线路上”相关问题
  • 第1题:

    快速公交系统 (BR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下因为我国东部某城市BRT某站台分时段乘客流量统计图。


    BRT开通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增加城市用地面积
    B.促进私家车产业发展
    C.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
    D.加强城市之间交通联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产生的影响。BRT具有快捷、准时、方便、廉价等优点,能够吸引更多乘客选择,因此可以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C项正确。

    A项:城市用地面积的增加与城市化的进程有关,与BRT的开通无必然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开通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阻碍私家车产业的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BRT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主要在城市内部运行,无法加强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2题:

    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中,( )坚持“大交通、大公交”的理念,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及对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使城乡公交客运市场基本趋同。

    A.公交化运营模式
    B.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有效对接模式
    C.农村客运网络化推进模式
    D.城市客运网络化推进模式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公交化运营模式坚持“大交通、大公交”的理念,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及对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使城乡公交客运市场基本趋同。

  • 第3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75条,营运线路总长2100公里,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公里。近期城市公交需求日益增大,而新购车辆还一时不能到位,公司决定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

    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组织原理,结合上述案例,关于线网布局正确的说法有( )。
    A:线路过短会增加乘客的换乘次数,使车辆营运速度下降
    B:线路过长会影响行车的准点,导致运能利用不平衡
    C:该城市的线路长度与城市面积、乘客平均乘距无关
    D:公共交通网密度应与城市道路网相适应
    E:该城市的公交线网密度偏低

    答案:A,B,D
    解析:
    1.本题考查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所以线网长度=2100÷1.4=1500(公里)。
    2.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2100÷400=5.25(公里/平方公里)。
    3.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营运线路总长度÷经营公交线路总条数=2100÷175=12(公里)。
    4.本题考查车辆运用效率。
    5.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 第4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75条,营运线路总长2100千米,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千米。近期城市公交需求日益增大,而新购车辆还一时不能到位,公司决定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长度(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千米。
    A:2100
    B:1500
    C:1450
    D:1300
    E:128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所以线网长度=2100/1.4=1500(千米)。


    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400=3.75(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营运线路总长度/经营公交线路总条数=2100/175=12(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定额及主要运行参数的确定。车辆运行定额包括:单程时间、始末站停站时间、周转时间、计划车容量。需确定的参数:营运速度、行车频率、行车间隔、车辆周转系数、线路上所需车辆数。提高非直线系数不属于车辆运行作业计划,适当提高车辆的载客量、提高车辆的营运速度和行车频率可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反而不能满足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A选项,线路过短,使乘客不能一次到达目的地,换车过多而感不便,又使车辆在终点站停歇时间增加而降低营运速度,还会增加行车管理人员和售票人员的工作量;B选项,线路过长,沿线客流不均匀,高断面乘客感到运能不足,其他断面又感到运能充足而浪费,且车辆运行的准点率比较差,平均运输效率低;C选项,线路长度与城市用地面积、乘客平均运距以及车辆运行时间都有一定的关系;D选项,公共交通网密度必须与城市道路网相适应;E选项,经验证明,大城市密度在3.0-3.5千米/千米2已能很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而该城市的公共交通网密度已达3.75千米/千米2,并不偏低。

  • 第5题: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是( )。

    A.符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多样、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
    B.公共交通系统模式要与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相匹配,适应并能促进城市和城市用地布局的发展
    C.满足一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需要,与城市其他客运方式协调配合
    D.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的系统结构,配置公共交通的车辆、线路网、换乘枢纽和站场设施等,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城市高峰客流的需求

    答案:D
    解析: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是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的系统结构,配置公共交通的车辆、线路网、换乘枢纽和站场设施等,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城市高峰客流的需求。

  • 第6题:

    以下哪些措施是提升城市交通社会服务水平的具体建议()。

    • A、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服务乘客出行
    • B、加快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设,方便乘客换乘
    • C、采用城市公交智能化调度技术,提高服务水平
    • D、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交通拥堵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下列关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规划应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高峰客流需要
    • B、快速公交线路应尽可能将城市中心和对外客运枢纽串接起来
    • C、普通公交线路要体现为乘客服务的方便性,应布置在城市服务性道路上
    • D、“复合式公交走廊”是一种混合交通模式,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 E、公交线网的规划布局应使客流量尽可能集中到几条骨干线路上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城市公共交通的分类:①按行驶线路分为:城市街道上的公共客运和()的公共客运;②按输送乘客的特征分为:低速公交,()和特殊形式的公交;③按提供运输服务性质分为:基本公共交通和()。


    正确答案:城市街道外;快速公交;辅助公共交通

  • 第9题:

    填空题
    城市公共交通的分类:①按行驶线路分为:城市街道上的公共客运和()的公共客运;②按输送乘客的特征分为:低速公交,()和特殊形式的公交;③按提供运输服务性质分为:基本公共交通和()。

    正确答案: 城市街道外,快速公交,辅助公共交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为了适应城市交通迅速发展的需要,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矛盾,大中城市开始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规划,并逐步完善综合交通系统和建设新的交通设施,主要表现在(    )
    A

    城市交通工程中,开始重视城市客运换乘枢纽的地位和作用

    B

    城市中各类停车设施、加油(气)站的规划建设面临新的需求

    C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展加快

    D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路开始实施,部分城市开始建设地面快速公交线路

    E

    人行系统、自行车交通系统在我国城市交通规划中是可忽视的内容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11题:

    不定项题
    关于该市公共交通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该市的公交线M密度过低

    B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该市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偏低

    C

    缩短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将有利于该市公交车准点率的提高

    D

    减少行车间隔有利于缓解该市公交运力紧张的局面

    E

    增加运力投入,提高行车频率,有利于缓解该市公共交通的供需矛盾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步行适宜的出行范围为400-1000m

    B

    地铁等轨道公共交通具有速度快、载客量大、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小,对道路上的交通干扰少等优点

    C

    大、中城市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逐步取代远距离出行的自行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过度发展。

    D

    英国朗科恩新城的快速路呈田字形在城市组团间通过,公交路呈8字形串接各邻里中心,给我们展示了快速路和公交线路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基本关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关于该市公共交通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0-95)》,该市的公交线网密度过低
    B: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0-95)》,该市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偏低
    C:缩短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将有利于该市公交车准点率的提高
    D:减少行车间隔有利于缓解该市公交运力紧张的局面
    E:增加运力投入,提高行车频率,有利于缓解该市公共交通的供需矛盾

    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线路总长度/线网长度,线网长度=线路总长度/线路重复系数=2400/1.6=1500(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网密度的计算。公共交通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1500/500=3.00(千米/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的计算。根据题意可知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为2400千米,得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为:2400/120=20(千米)。


    本题考查车辆运行参数的确定。加大行车频率、提高车辆技术速度可以缩短周转时间,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提高车辆满载率也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增大行车间隔和减少周转系数反而不能满足公交客运的需求。


    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最佳公共交通线网密度值为3-3.5千米/千米2,而该题的线网密度为3,所以在最佳范围内,所以选项A错误。线网重复系数以1.25-2.5为宜。根据题干可知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缩短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车辆周转时间缩短,则公交车准点率提高;减少行车间隔提高行车频率,则会缓解运力紧张,从而有利于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供需矛盾。

  • 第14题:

    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中,()坚持“大交通、大公交”的理念,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及对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使城乡公交客运市场基本趋同。

    A:公交化运营模式
    B: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有效对接模式
    C:农村客运网络化推进模式
    D:城市客运网络化推进模式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公交化运营模式坚持“大交通、大公交”的理念,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及对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使城乡公交客运市场基本趋同。

  • 第15题:

    共用题干
    某城市公交公司经营公交线路175条,营运线路总长2100公里,公交线路重复系数为1.4,该城市的用地面积为400平方公里。近期城市公交需求日益增大,而新购车辆还一时不能到位,公司决定通过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来满足新增的客运需求。

    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长度(有公共交通线路通过的街道长度)为( )公里。
    A:2100
    B:1500
    C:1450
    D:1300
    E:1280

    答案:B
    解析:
    1.本题考查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是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所以线网长度=2100÷1.4=1500(公里)。
    2.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线网密度=公共交通网长度÷城市用地面积=2100÷400=5.25(公里/平方公里)。
    3.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营运线路总长度÷经营公交线路总条数=2100÷175=12(公里)。
    4.本题考查车辆运用效率。
    5.本题考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

  • 第16题:

    某城市面积为500平方千米,拥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600辆,公交线路120条,线路总长2400千米,公交线路重合系数是1.6,随着居民出行量的增加,公交公司决定采取调整公交车辆运行作业计划,增投运力,优化行车间隔时间等措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公交客运需求。

    公共交通线网长度为()千米

    A.1400
    B.1500
    C.2000
    D.2100
    E.2200

    答案:B
    解析:
    考察公共交通线网长度的计算。线路重复系数=线路总长度/线网长度,线网长度=线路总长度/线路重复系数=2400/1.6=1500千米。

  • 第17题: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是( )。

    A.公交换乘枢纽
    B.城市各级公共中心
    C.市级公交干线
    D.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

    答案:A
    解析:
    公交换乘枢纽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应结合城市对外客运交通枢纽、城市各级公共中心、市级公交干线的交会点进行布置,解决内外客运交通的衔接和转换,以及市级公交快车线路同组团级公交普通线路间的衔接和转换。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可以根据需要分级、分规模设置。

  • 第18题: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一般要求是根据()预测确定公交方式。


    正确答案:客流

  • 第19题: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目标是( )

    • A、符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多样、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
    • B、公共交通系统模式要与城市用地布局模式相匹配,适应并能促进城市和城市用地布局的发展
    • C、满足一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需要,与城市其他客运方式协调配合
    • D、根据城市发展规模、用陋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确定公共交通的系统结构,配置公共交通的车辆、线路网、换乘枢纽和站场设施等,使公共交通的客运能力满足城市高峰客流的需求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多选题
    以下哪些措施是提升城市交通社会服务水平的具体建议()。
    A

    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服务乘客出行

    B

    加快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设,方便乘客换乘

    C

    采用城市公交智能化调度技术,提高服务水平

    D

    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交通拥堵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不定项题
    关于该市公共交通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该市的公交线网密度过低

    B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该市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偏低

    C

    缩短公共交通线路平均长度,将有利于该市公交车准点率的提高

    D

    减少行车间隔有利于缓解该市公交运力紧张的局面

    E

    增加运力投入,提高行车频率,有利于缓解该市公共交通的供需矛盾


    正确答案: E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减少居民到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可以提高公交的吸引力

    B

    减少公交线网的密度可以提高公交的便捷性

    C

    公交换乘枢纽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核心设施

    D

    公共交通方式的客运站能力应与客流需求相适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中,()坚持“大交通、大公交”的理念,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及对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使城乡公交客运市场基本趋同。
    A

    公交化运营模式

    B

    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有效对接模式

    C

    农村客运网络化推进模式

    D

    城市客运网络化推进模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公交化运营模式坚持“大交通、大公交”的理念,通过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延伸及对农村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使城乡公交客运市场基本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