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噻肟/舒巴坦
头孢噻肟/他唑巴坦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舒巴坦
头孢他啶/克拉维酸
第1题:
K-B法试验中,头孢他啶的抑菌环直径为20mm,头孢噻肟的抑菌环直径为22mm,正确判断是
A、报告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都敏感
B、报告头孢他啶耐药,头孢噻肟敏感
C、可排除该菌为产ESBLs的菌株
D、怀疑该菌为产ESBLs的菌株
E、可确认该菌为产ESBLs的菌株
第2题:
A.抑菌圈越小,MIC越小,对药物敏感程度越低
B.抑菌圈越大,MIC越小,对药物敏感程度越低
C.抑菌圈越小,MIC越大,对药物敏感程度越高
D.抑菌圈越大,MIC越小,对药物敏感程度越高
第3题:
关于Technicon自动药物敏感试验仪表述错误的是
A、可测定抑菌圈的直径
B、可测定抑菌圈的面积
C、可测定菌落大小
D、用区带分析自动测定
E、药敏结果由计算机判定
第4题:
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准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判定标准是以抑菌圈直径来表示该药对特定细菌的敏感程度,这一敏感度的划分首先经过大量临床分离菌的抑菌环直径与MIC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测定药物常用剂量给药时在体内能达到的血药浓度而得出。
第5题:
患者王某,男,38岁,咳嗽,咳黏稠脓性痰3天。体温39℃,X线显示右肺上叶实变,伴多发性蜂窝状脓肿、叶间隙下垂。WBC为12.4×10但该患者的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他啶抑菌圈直径比对头孢他啶/舒巴坦的抑菌圈直径小6mm,该患者治疗时绝对不能使用的药物是()
第6题:
普通变形杆菌的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在明显的抑菌圈内有薄膜样爬行生长,抑菌圈直径大于其敏感范围,结果应报告对该药( )
第7题:
男,48岁,咳嗽,咳黏稠脓性痰1天。体温:39℃,X线显示右肺上叶实变,伴多发性蜂窝状肺脓肿、叶间隙下垂。白细胞为12×109/L。痰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生长但该患者的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他啶抑菌圈直径比对头孢他啶/舒巴坦的抑菌圈直径小6mm,该患者治疗时绝对不能使用的药物是()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抑菌圈直径不变
抑菌圈直径变小
抑菌圈直径变大
MIC不变
MIC变小
第10题:
抑菌圈越大,MIC越小
抑菌圈越小,MIC不变
抑菌圈越小,MIC越小
抑菌圈越大,MIC越大
无关
第11题:
农药浓度,抑菌圈直径
农药浓度,抑菌圈直径的平方
农药浓度对数,抑菌圈直径的平方
农药浓度对数,抑菌圈直径
第12题:
患者王某,男,38岁,咳嗽,咳黏稠脓性痰3天。体温39℃,X线显示右肺上叶实变,伴多发性蜂窝状脓肿、叶间隙下垂。WBC为12.4×10 B、氧氟沙星 C、头孢噻肟/庆大霉素 D、万古霉素 E、阿米卡星 但该患者的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他啶抑菌圈直径比对头孢他啶/舒巴坦的抑菌圈直径小6mm,该患者治疗时绝对不能使用的药物是( )A、头孢噻肟 B、头孢噻肟/他唑巴坦 C、头孢噻肟/舒巴坦 D、头孢他啶/舒巴坦 E、头孢他啶/克拉维酸 与该菌耐药机制相同的是( )A、肠球菌 B、链球菌 C、大肠埃希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结核分枝杆菌 如用接种环挑取该菌菌落于商品化头孢硝噻吩滤纸片上,纸片应在多长时间内由黄色变为红色( )A、1分钟内 B、3分钟内 C、5分钟内 D、10分钟内 E、30分钟内
第13题:
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准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判定标准是以抑菌圈直径来表示该药对特定细菌的敏感程度,这一敏感度的划分首先经过大量临床分离菌的抑菌环直径与MIC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测定药物常用剂量给药时在体内能达到的血药浓度而得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第15题:
关于K-B法的抑菌圈直径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第16题:
K-B法试验中,头孢他啶的抑菌环直径为20mm,头孢噻肟的抑菌环直径为22mm,正确判断是()
第17题:
K-B法的抑菌圈直径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关系为抑菌圈越大,MIC越大。
第18题:
男,48岁,咳嗽,咳黏稠脓性痰1天。体温:39℃,X线显示右肺上叶实变,伴多发性蜂窝状肺脓肿、叶间隙下垂。白细胞为12×1012sup>/L。痰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菌生长 但该患者的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他啶抑菌圈直径比对头孢他啶/舒巴坦的抑菌圈直径小6mm,该患者治疗时绝对不能使用的药物是()
第19题:
头孢噻肟
头孢噻肟/他唑巴坦
头孢噻肟/舒巴坦
头孢他啶/舒巴坦
头孢他啶/克拉维酸
第20题:
头孢噻肟/舒巴坦
头孢噻肟/他唑巴坦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舒巴坦
头孢他啶/克拉维酸
第21题:
头孢噻肟
头孢噻肟/他唑巴坦
头孢噻肟/舒巴坦
头孢他啶/舒巴坦
头孢他啶/克拉维酸
第22题:
报告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都敏感
报告头孢他啶耐药,头孢噻肟敏感
可排除该菌为产ESBLs的菌属
怀疑该菌为产ESBLs菌属
可确认该菌为产ESBLs的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