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肠胃炎
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痢疾
淋巴结炎
伤寒(肠热症)
第1题:
女性,22岁,体温39℃左右持续5天,纳差。体检肝、脾略肿大。血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6,单核细胞0.04。大便中可查出少量脓球和白细胞。细菌培养阳性。生化反应试验结果为:葡萄糖分解 (+);乳糖分解(-);动力(+);硫化氢试验(-)。该患者很可能患
A.病毒性肠胃炎
B.上呼吸道感染
C.细菌性痢疾
D.阿米巴痢疾
E.伤寒
第2题:
患者因发热入院,疑诊为肠热症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入院后14天TO 1:80、1:320;TH 1:80、1:320;PA 1:40、1:40;PB 1:40、1:20。根据此结果可诊断何病
A、伤寒
B、甲型副伤寒
C、乙型副伤寒
D、丙型副伤寒
E、回忆反应
第3题:
男性,24岁,8月15日发病。发热1周,热型初不规则。前日发作后,自服退热药,但今日又寒战、高热,热退时出汗多。一般情况尚佳,胃纳如常。体检∶肝肋下0.5cm,脾肋下1.5cm,质软,余无特殊。外周血象∶白细胞数4.6×109/L,中性粒细胞0.74。血找疟原虫1次阴性。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O1∶40,H1∶320,A1∶160,B1∶160,粪、尿检查无特殊。既往病史中,近3年内患过疟疾与伤寒。此病例的诊断最大可能是()。
第4题:
女,20岁,入院前2周间歇性发热并有寒战,夜间体温39~40℃,发热期间左腹股沟有疼痛、肿胀。伴恶心、呕吐,时有咳嗽。体检左腹股沟有3cm×5cm肿块,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血白细胞1.5×108/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26%,单核细胞4%。肝功正常,腹股沟穿刺获坏死性物质,伴巨噬细胞,血培养阴性,肥达试验结果:O1:320。H1:320,A1:40,B1:40。该患者很可能是()
第5题:
男,24岁,8月20日发病,发热1周,热型初不规则。前日发作后,自服退热药,但今日又寒战高热,热退时出汗多,一般情况尚佳,胃纳如常。体检:肝肋下0.5cm,脾肋下1.5cm,质软,全无特殊。外周血象白细胞4.6×109/L,中性粒细胞0.74。血找疟原虫1次阴性,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0<1:40,H1:320,A1:160,B1:160,粪尿检查无特殊,近3年内患过疟疾与伤寒。此病例最大可能的诊断()
第6题:
一女性患者因间歇性发热并伴寒战2周入院检查,患者发热期间左腹股沟有疼痛、肿胀感,夜间体温为39~40℃。伴恶心、呕吐,时有咳嗽。体检左腹股沟有3cm×5cm肿块,肝、脾略肿大,腹部可见玫瑰疹。腹股沟穿刺获坏死性物质,伴巨噬细胞。肝功能正常,外周血白细胞1.7×108/L,中性粒细胞69%,淋巴细胞27%,单核细胞4%。肥达试验结果:TO1:320,TH1:320,PA1:40,PB1:40。血培养阴性。试分析该患者可能患有何种疾病,并解释其原因。
第7题:
体温超过40℃
感染性休克
穿刺抽出脓液
血培养阳性
局部肿胀加重
第8题:
伤寒
丙型副伤寒
乙型副伤寒
甲型副伤寒
回忆反应
第9题:
伤寒
甲型副伤寒
乙型副伤寒
丙型副伤寒
斑疹伤寒
第10题:
病毒性肠胃炎
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痢疾
淋巴结炎
伤寒(肠热症)
第11题:
病毒性肝炎
伤寒,副伤寒
钩端螺旋体病
疟疾
败血症
第12题:
疟疾
败血症
钩端螺旋体病
病毒性肝炎
伤寒、副伤寒
第13题:
女性,22岁,体温39~C左右持续5天,纳差。体检肝、脾略肿大。血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O.70,淋巴细胞O.26,单核细胞0.04。大便中可查出少量脓球和白细胞。细菌培养阳性。生化反应试验结果为:葡萄糖分解(+);乳糖分解(一);动力(+);硫化氢试验(一)。该患者很可能患 ( )
A.病毒性肠胃炎
B.上呼吸道感染
C.细菌性痢疾
D.阿米巴痢疾
E.伤寒
第14题:
第15题:
男性,24岁,8月15日发病。发热1周,热型初不规则。前日发作后,自服退热药,但今日又寒战、高热,热退时出汗多。一般情况尚佳,胃纳如常。体检∶肝肋下0.5cm,脾肋下1.5cm,质软,余无特殊。外周血象∶白细胞数4.6×109/L,中性粒细胞0.74。血找疟原虫1次阴性。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O1∶40,H1∶320,A1∶160,B1∶160,粪、尿检查无特殊。既往病史中,近3年内患过疟疾与伤寒。此病例最大可能的诊断()。
第16题:
张某,男,25岁。稽留高热3周,伴腹胀、腹泻。入院当晚突然出现腹痛,体温骤降至35.5℃,脉搏120次/分,血压60/45mmHg,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血常规:白细胞18.0×109/L,中性粒细胞88%,淋巴细胞12%。肥达反应:H1:320,O1:320,OXA1:80,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17题:
女性,20岁,入院前2周间歇性发热并有寒战,夜间体温39~40℃,发热期间左腹股沟有疼痛、肿胀。伴恶心、呕吐,时有咳嗽。体检左腹股沟有3cm×5cm肿块,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26%,单核细胞4%。肝功正常,腹股沟穿刺获坏死性物质,伴巨噬细胞,血培养阴性,肥达试验结果:O1:320,H1:320,A1:40,B1:40。该患者很可能是()
第18题:
男性36岁,发热20余天,T39℃左右,伴腹胀、乏力于8月15日就诊。体检:肝不大,脾肋下可及。血白细胞3.6×109/L,中性粒细胞60%,杆状细胞1%,淋巴细胞39%。为确诊应做的检查为()
第19题:
病毒性肠胃炎
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痢疾
淋巴结炎
伤寒(肠热症)
第20题:
伤寒肠出血
阑尾炎穿孔
胆囊炎胆囊穿孔
阿米巴痢疾肠穿孔
伤寒肠穿孔
第21题:
O1:80;H1:160;A1:40;B1:40
O1:40;H1:40;A1:40;B1:40
O1:160;H1:160;A1:320;B1:40
O1:160;H1:40;A1:40;B1:320
O1:40;H1:320;A1:320;B1:320
第22题:
血培养
PPD试验
便培养
胸片
肥达反应
第23题:
第24题:
体温超过40℃
感染性休克
穿刺抽出脓液
血培养阳性
局部肿块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