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A 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B “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控热核聚变反应C “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D “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
A

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

B

“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控热核聚变反应

C

“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

D

“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错误,由“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可知,“人造金属”不能等同于超导体。B项错误,“人造金属”使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可能,但目前并未实现。D项错误,“人造金属”不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它需要红外热能的作用。C项正确,由“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可知,“人造金属”电池提供的电力是常规电池的10倍。
更多“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型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有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度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此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也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问题。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的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人们长期用蓄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有了()①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能产生电磁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弹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高、成本低。
    下列对“人造金属”导电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由电子”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
    B. 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相同条件下,“人造金属”仍比普通金属导电率高
    C. 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D. “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尝试要求是常温以下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B项错误,原文只提到普通金属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人造金属却随着温度升高导电性增大,而未将二者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做比较,排除B。C项表述片面,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导电性增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外围“自由”电子释放并不再越来越多时,导电性就不再增大了,排除C。D项错误,原文提及超导尝试要求是“常温下",而不是“常温以下”,排除D。故答案为A。

  • 第2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型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有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度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此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也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问题。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的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人们长期用蓄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有了()①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能产生电磁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弹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高、成本低。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 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
    C. “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因此具有金属光泽
    D. “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A项错误,“人造金属,实际上是塑料,和普通金属原料完全不同,排除A。C项错误,“人造金属”,的导电传热性和金属光泽都是其特性之一,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C。D项错误,原文说“人造金属”只是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而不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排除D。由“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可推出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故答案为B。

  • 第3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就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性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来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而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就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 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并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的问题。 “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A&q长期盼望的用蓄电池做动力的汽车有了实现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l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都能产生电场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装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塑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大,成本低。

    对“人造金属”用途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从30%提高到98%。
    B.“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
    C.“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比常规电池高10倍的电力。
    D.“人造金属”可能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就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性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来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而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就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 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并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的问题。 “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A&q长期盼望的用蓄电池做动力的汽车有了实现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l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都能产生电场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装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塑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大,成本低。

    对“人造金属”导电性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造金属”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
    B.“人造金属”在常温下的导电率比金属在常温下的导电率高。
    C.温度越高,有时导电性越强。
    D.“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温度略比常温高。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下列材料中是金属材料为()。

    • A、40Cr
    • B、人造革
    • C、金刚石
    • D、猪皮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判断题
    金属堵漏套管的主要用途及要求是各种金属管道裂缝的密封堵漏。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A

    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

    B

    “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控热核聚变反应

    C

    “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

    D

    “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专用基金属于限定用途的净资产。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

    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

    C

    “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因此具有金属光泽

    D

    “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错误,“人造金属”是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制作而成,原料主要是塑料成分;而普通金属一般通过采矿、冶金制取,其原料不是塑料。C项错误,“导电传热”与“金属光泽”不存在因果关系。D项错误,文中是“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而不是“一切”。B项正确,由“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可知,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

  • 第10题:

    判断题
    人造卫星是围绕太阳飞行的人造物体。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

    B

    “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C

    “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

    D

    “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环氧树脂是人造非金属镜架材料之一。()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型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有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度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此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也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问题。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的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人们长期用蓄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有了()①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能产生电磁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弹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高、成本低。
    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

    A. 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
    B. “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有控热核聚变反应
    C. 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的10倍的电力
    D. “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A项错误,原文说的是“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 0%提高到98%",而不是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 0%提高到98%,排除A。B项错误,原文说的是“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而不是已经实现了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排除B。D项错误,由原文“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可知,“人造金属,不能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排除D。由“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 0倍的电力"可知C项正确。故答案为C

  • 第14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型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有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度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此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也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问题。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的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人们长期用蓄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有了()①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能产生电磁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弹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高、成本低。
    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
    B. “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C. “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
    D. “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由“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可知人造金属不能完全取代普通金属,排除A。原文谈及的主要是人造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而未提及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排除B。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的生成在于它具有奇特的导电性,故C项正确。从原文中不能推断出D项内容。故答案为C。

  • 第15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就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性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来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而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就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 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并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的问题。 “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A&q长期盼望的用蓄电池做动力的汽车有了实现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l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都能产生电场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装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塑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大,成本低。

    下列判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人造金属”之所以称为“人造金属”,是因为它能导电。
    ②“人造金属”的导电率比铜、银不低。
    ③“人造金属”电池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
    ④“人造金属”电池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不会污染环境。
    ⑤“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⑥“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就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性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来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而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就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 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并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的问题。 “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A&q长期盼望的用蓄电池做动力的汽车有了实现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l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都能产生电场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装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塑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大,成本低。

    下面对“人造金属”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取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人造金属”是由聚乙炔、聚苯乙炔、聚苯硫醚等材料制成的。
    C.“人造金属”既有金属光泽,又能导电传热。
    D.“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是金属中的一类。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说明下列物质的组成、制法及用途。 (1)泡花碱; (2)硅胶; (3)人造分子筛。


    正确答案: (1)泡花碱是市售水玻璃的俗名,它是多种硅酸盐的混合物,其化学组成为Na2O·nSiO2,工业生产方法是将石英砂(SiO2),Na2SO4和煤粉(C)混合后置于反射炉内于1373K-1623K时反应,产品是玻璃块状物,主要用途是作粘合剂、防腐剂、软水剂。也是制硅胶及分子筛的原料。
    (2)硅胶:在硅酸钠Na2SiO3溶液中加酸,单个硅酸分子逐渐缩合为多硅酸的胶体溶液——硅酸溶液,当浓度足够大时,就得到硅酸凝胶(含水量较大、软和透明的、有弹性的物质),将硅酸凝胶洗涤,干燥,脱去部分水后就得到硅胶(多孔性、稍透明的白色固体),因其表面积大,主要用作干燥剂和催化剂载体。
    (3)人造分子筛:它是一类人工制造的铝硅酸盐,以实验室常用的A型分子筛为例,它的组成一般为:Na2O·Al2O3·2SiO2·5H2O,是用水玻璃、偏铝酸钠、氢氧化钠和水按一定的配比,控制适当的温度使其充分反应而制得。分子筛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和离子交换能力,主要用作吸附剂、干燥剂以及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

  • 第18题:

    判断题
    钢丝锯的主要用途是用来锯割各种人造板的曲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判断题
    用于制造镜架的人造非金属材料又可以分为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两种。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对“人造金属”导电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自由电子”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

    B

    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相同条件下,“人造金属”仍比普通金属导电率高

    C

    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D

    “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尝试要求是常温以下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用于制造镜架的非金属材料又分为天然非金属材料和人造非金属材料。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在某些塑料(如聚乙炔等)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们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些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之为“人造金属”,下列对“人造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取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

    强氧化剂或还原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

    C

    “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所以有金属光泽

    D

    “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它们属于金属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最常用的是树脂型人造大理石,其产品的性能好,花纹较易设计,适应多种用途,但价格较高;水泥型人造大理石价格便宜,但产品容易出现龟裂,且耐腐蚀性较差,只能用作卫生洁具,不能用作板材。()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判断题
    用于制造镜架的热塑性人造非金属材料是一种可回收利用的绿色环保材料。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