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
犯罪既遂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第1题:
张某和李某合谋盗窃一仓库,由张某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张某将钥匙交给李某以后,约定当晚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张某因害怕事发后受处罚,未到仓库门口与李某会合。李某遂自己实施盗窃行为,窃得总价值1万元的货物,销赃时,张某分文未要。对于张某的行为定性准确的是(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
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
D.与李某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第2题:
第3题:
李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李某的行为属于()
第4题:
某夜,甲潜入室内实施盗窃,结果发现是本单位同事家,于是放弃了盗窃的念头。某甲的行为是:( )
第5题:
被告人王某在盗窃某单位的保险柜时,因被人察觉而未能得逞,仓皇逃跑。王某的行为属()。
第6题:
李某在实施盗窃行为时,因听到脚步声,仓皇逃跑,则李某行为构成()。
第7题:
某夜,A潜入室内实施盗窃,结果发现是本单位同事家,于是放弃了盗窃的念头。A的行为是:()
第8题:
某甲进入银行正在撬保险柜准备盗窃,突然听见有脚步声,误以为被发觉而逃跑。甲的行为是()。
第9题:
犯罪预备
犯罪既遂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第10题:
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犯罪未遂
第11题:
犯罪预备
犯罪既遂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第12题:
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公民甲是某单位的会计,他为了盗窃本单位保险柜里的现金而设法配制了该柜的钥匙。后来甲在盗窃过程中因害怕被发现而将配制的钥匙丢弃,没有窃取现金。甲的行为属于()。
第16题:
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未得逞。王某的行为属于()。
第17题:
李某与王某共谋盗窃汽车,李某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王某。但李某后来向王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王某归还钥匙。王某对李某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后再还给你”,之后李某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事后王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6万元)。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李某盗窃了一张存折(上面有存款7000元),还没有来得及去取款,就被失主报警,李某随即被抓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9题:
李某准备去刘某家行窃,购买了作案用的工具,并去刘某家附近观察地形,后因害怕受到法律处罚而未实施盗窃。李某的行为在刑法上属于()。
第20题:
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
第21题:
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
第22题:
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
犯罪未遂
第23题:
犯罪预备
犯罪既遂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第24题:
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