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董仲舒
周敦颐
王弼
第1题:
汉武帝时期以后,儒学的地位到达了空前之高,法家则完全被放弃,各领域都不再使用法家思想、经验。
第2题: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时期确立的。
第3题:
13世纪属文艺复兴运动早期,突出特点是文学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一时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是()
第4题:
下列政策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第5题:
促使儒学在汉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因素有()。 ①董仲舒新儒学的提出 ②汉武帝时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太学和郡国学 ③汉武帝正式规定“五经”,起用文学儒士参政 ④当时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要求
第6题:
词是()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发展到()时期达于空前繁荣阶段。
第7题:
宋代是我国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空前繁荣时期。
第8题:
汉武帝时期创办的太学意义应包括() 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②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④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
第9题:
汉文帝
汉宣帝
汉武帝
汉和帝
第10题:
第11题:
朱熹
董仲舒
周敦颐
王弼
第12题:
先秦儒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两汉儒学经学化的时期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儒学的玄学化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时期
宋明儒学理学化的时期
清代儒学的综汇期
第13题:
从儒家思想自身的发生与转进历史来看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儒学的发生、发展大致经历了()
第14题:
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中的正统地位开始确立,但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中废为中大夫”,后又因推算阴阳灾变,“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最后“去位归居……以修学著书为事。”他的命运说明在汉武帝时期()
第15题:
汉武帝时期,儒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主要推动者是()
第16题:
()时期是散文发展第一个空前繁荣时期。
第17题:
下列西汉哪位皇帝时期出现中朝官,到了东汉时期发展成为尚书台,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最后正式发展成为了三省六部制:()
第18题:
()是隋唐时期儒学复兴的先驱之一,也是儒学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第19题:
有史学家认为:汉武帝时,儒学家开始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儒教”。“儒家内部出现了第一个神学家”。这种观点认为()
第20题:
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第21题:
汉武帝发展完善了儒家思想
汉代经学神秘化趋势明显
董仲舒彻底否定了先秦儒学
汉代儒学家重视考据、训诂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汉高祖
汉武帝
汉文帝
汉景帝
第24题:
酒泉郡
张掖郡
天水郡
敦煌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