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学思并重
B积善成德
C知行合一
D慎独自律
第2题:
第3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体现的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4题:
荀子以()作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后学可以超过前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
第5题:
荀子劝学篇中‘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的下一句是?
第6题:
《荀子》:“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杨注:“半步()跬。”
第7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诊断说明了()。
第8题:
渐进性
曲折性
艰巨性
第9题: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第10题:
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
直观性原则
第11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为质变准备了条件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名言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第16题: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他的下句是怎么说的?
第17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第18题:
故(),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荀子《劝学篇》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半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驽:马质性钝劣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用刀刻
第23题:
第24题:
螾(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彼候人兮,何(荷)戈与祋(《诗·曹风·候人》)
故不积蹞(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论语·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