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错
第1题:
楹联必须讲究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字数也必须是五言或是七言。
第2题:
盛唐边塞诗兼容了()和()的齐梁笔致,形成了慷慨壮丽的风格,洋溢着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
第3题:
所谓古文,是韩愈等人针对“时文”即魏晋以来形成、至初盛唐仍旧流行的骈体文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先秦两汉时单行散句、没有规定形式的散体文。
第4题:
在诗句中安排平仄的规则正式定型于()。
第5题:
做诗填词要讲究“平仄”。“平”指(),“仄”是()的总称。
第6题:
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战国策·齐策》
第7题:
第8题:
隋朝
初唐
盛唐
晚唐
第9题:
对联讲究平仄不讲押韵更像骈体文
与韵律相比对联没有字数上的限制
对联的对偶要求没有律诗严格形式更灵活
明清对联虽然通俗但口语、俚语没有入联
律诗和对联都不允许同字相对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讲究声律辞藻
抒写慷慨情杯
诗情画意结合
声律风骨兼备
第13题:
对近体诗表述正确的是()
第14题:
讲究声律和对偶的()最初形成于南朝齐的永明年间,故又称“()”。
第15题:
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是()
第16题:
骈文有哪些特点()。
第17题:
骈体文讲究平仄和对偶的艺术手法,孕育了();()艺术形式.
第18题:
骈体文讲究平仄,是从齐、梁开始,而形成于盛唐。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对联讲究平仄,不讲押韵,更像骈体文
与韵律相比,对联没有字数上的限制
对联的对偶要求没有律诗严格,形式更灵活
明清对联虽然通俗,但口语、俚语没有入联
律诗和对联都不允许同字相对
第22题:
在句数、句式、平仄、押韵等方面有严格要求
分律诗绝句两类
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不清
讲究平仄是其本质特征
是韵文的一种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