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大出血者,立即应用
用量为4~6ml/kg,升压效果好,心率减慢,尿量增加
输入250ml的效果相当于输注等渗液2000ml的复苏效果
作用机制为提高血浆渗透压,把组织间隙及肿胀细胞内水吸出扩充血容量
与分子量7万的右旋糖酐配伍使用,效果较单用好,而持续时间更长
第1题:
应用高渗氯化钠(7.5%NaCI)治疗失血性休克,下列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所有大出血者
B.用量为4~6ml/kg
C.输入250ml的效果相当于输注等渗液2000ml的复苏效果
D.提高血浆渗透压,把组织间隙及肿胀细胞内水吸出扩充血容量
E.与分子量7万的右旋糖酐配伍用,效果较单用好,且持续时间更长
第2题:
A、减慢心率
B、改善微循环
C、心输出量增加
D、增加MAP
E、增加全身血管阻力
第3题:
第4题:
2709677 立即给患者快速补充血容量,宜首先输注()。
第5题:
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胶体溶液。
第6题:
对于失血性休克,高渗氯化钠输注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表现是()。
第7题:
右旋糖酐分子量大,不易渗出血管,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从而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
其作用强度与维持时间依中、低、小分子量而逐渐缩小
各类右旋糖酐铁主要用于低血容量休克,包括急性失血、创伤和烧伤性休克
低分子右旋糖酐不能改善微循环,抗休克效应不好
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皮肤过敏,极少数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第8题:
凡有大出血者,立即应用
用量为4~6ml/kg,升压效果好,心率减慢,尿量增加
输入250ml的效果相当于输注等渗液2000ml的复苏效果
作用机制为提高血浆渗透压,把组织间隙及肿胀细胞内水吸出扩充血容量
与分子量7万的右旋糖酐配伍使用,效果较单用好,而持续时间更长
第9题:
限制和防止外周组织、肺间质水肿液蓄积
维持血浆胶渗压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扩充血浆容量效果好,维持时间长
改善微循环
第10题:
增加容量
补充钠的不足
增加脱水效果
提高渗透压
降低颅内压
第11题:
5%葡萄糖等渗氯化钠溶液
全血
10%葡萄糖液
血浆
右旋糖酐液
第12题:
给予水中毒病人3%~5%的氯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A、增加容量
B、补充钠的不足
C、增加脱水效果
D、提高渗透压
E、降低颅内压
第13题:
立即给病人快速补充血容量,宜首先输注
A.5%葡萄糖等渗氯化钠溶液
B.全血
C.10%葡萄糖液
D.血浆
E.右旋糖酐液
第14题:
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
第15题:
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及提高血压有显著效果的溶液是:()
第16题:
高渗氯化钠(7.5%NaCl)用于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下列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下列哪项不是胶体液的优点()
第18题:
5%葡萄糖等渗氯化钠溶液
全血
10%葡萄糖液
血浆
右旋糖酐液
第19题:
5%葡萄糖溶液
10%葡萄糖溶液
0.9%氯化钠溶液
林格液
低分子右旋糖酐
第20题:
增加颗粒之间的凝聚作用
缩短浓缩时间
使颗粒之间的间隙水与气泡逸出
提高浓缩效果
第21题:
10%葡萄糖溶液
0.9%氯化钠溶液
0.4%碳酸氢钠溶液
低分子右旋糖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