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底高差
河底高度
地形点高程
地形点高差
第1题:
大断面测量记载中,岸上部分测量需要记录水准测量的间视距离、起点距、后(前)视读数,()。
第2题:
水下地形测量中,水下地形点的高程是根据水位和水深间接求出的。
第3题:
采用垂线测量法测量水道断面时,需沿拟测断面布设若干条垂线,测出每条垂线的()和垂线间距。
第4题:
大断面测量记载中,()测量需要记录水位观测、垂线起点距及水深测量数据,计算垂线河底高程。
第5题:
大断面水下测量时,测时水位减去水深即为()。
第6题:
水下地形点的高程测量方法是()
第7题:
计算垂线河底高程
计算岸上起点距
计算地形点高程
河底某点高程
第8题:
水深
水位
位置
流速
第9题:
除以
乘以
加上
减去
第10题:
水深
水的密度
水的高程
水面高差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大断面测量的范围应为水下部分的水道断面测量和岸上部分的水准测量,岸上部分应测至()以上0.5—1.0m。
第14题:
水下地形测量的特点之一是水位、水深和平面位置的测量具有同步性。
第15题:
大断面水下部分测量成果整理时,当测深过程中水位变化()cm时,各垂线位置的河底高程,可用其同一岸的开始和终了的平均水位减去水深而得。
第16题:
大断面水下测量时,测时水位()水深即为水下地形点高程。
第17题:
大断面水下测量时,测时水位等于水下地形点高程()水深。
第18题:
除以
乘以
加上
减去
第19题:
计算流量
计算水深
计算水位
计算高差
第20题:
当年最高洪水位
历年最高水位
观测房
河堤
第21题:
<10
≤5
<15
≤20
第22题:
水下和陆地部分
岸上部分
水下部分
未测部分
第23题:
>1
≥2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