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盘是内部控制测试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内部控制测试以评价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内部控制测试在审计实施阶段进行
内部控制测试在实质性测试之后进行
并非任何审计项目都要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后,应当进行再测试后方能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下列关于再测试工作错误的有()
第6题:
下列关于符合性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7题:
关于“控制测试”和“了解内部控制”,说法错误的是()。
第8题:
下列关于现场检查中测试的步骤顺序正确的是()
第9题:
了解内部控制时注册会计师通常不实施分析程序
针对特别风险,应当了解管理层专门针对该风险设计和实施的控制
当重要业务流程有显著变化时,应考虑是否需要对变化前后的业务都执行穿行测试
了解内部控制是为了评价内部控制是否一贯有效运行
第10题:
监盘是内部控制测试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内部控制测试以评价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内部控制测试在审计实施阶段进行
内部控制测试在实质性审查之后进行
任何审计项目都要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第11题:
通过符合性测试以评价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符合性测试在审计实施阶段进行
第12题:
控制测试是指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了解内部控制是评价控制的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控制运行有效性强调的是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
两者所需获取的审计证据是相同的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测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17题:
关于内部控制缺陷,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第18题: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测试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第19题:
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时,针对内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的领域,注册会计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有()
第20题: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21题: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估
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测试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对特定基准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一旦确定需要测试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需要测试内部控制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的运行有效性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为了减少实质性程序工作量,无需实施更多的控制测试
第22题: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但如果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同时对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进行测试可以运用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适用于所有的控制测试
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将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
审计抽样适用于细节性测试,不适用于实质性分析程序
第23题:
监盘是内部控制测试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内部控制测试以评价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内部控制测试在审计实施阶段进行
内部控制测试在实质性测试之后进行
并非任何审计项目都要进行内部控制测试
第24题: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是进一步审计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控制测试是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和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必须要做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不是必须要做的审计程序
两者的审计程序都包含观察、检查和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