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审计报告初稿
初步调查了解审计事项
确定评价标准
编制审计方案
确定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
第1题:
第2题:
选择考核者
明确考核标准
进行绩效沟通
明确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评价
第3题:
提出审计报告初稿
初步调查了解审计事项
确定评价标准
编制审计方案
设计审计方法体系
第4题:
成立审计组
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
起草审计报告
第5题:
制定审计计划
测试内部控制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编制审计报告
第6题:
收集有关备选绩效审计项目的相关信息
初步调查了解审计事项
确定可选择的绩效审计项目
确定审计评价标准
设计审计方法体系并编制审计方案
第7题:
真实性
合理性
合法性
效益性
可比性
第8题:
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授权审计和委托审计
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
第9题:
编制审计方案
发出审计通知书
编制审计报告
确定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第10题:
编制审计方案
发出审计通知书
编制审计报告
确定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第11题:
测试内部控制
后续跟踪
发出审计通知书
分级复核审计报告
第12题:
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级复核
对审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
对被审计单位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进行监督
第13题:
国家审计的审计程序中,下列属于审计准备阶段的工作有()
第14题:
检查重大违法行为
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
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按照审计实施方案获取审计证据
第15题:
审计项目计划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终结阶段
第16题:
建立严格的聘用制度
建立严格的晋升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工作方案
建立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
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进行复核
第17题:
初步调查被审计单位情况
确定审计目标和评价标准
设计审计方法体系
编制审计方案
归纳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
第18题:
法定性
宏观性
有偿性
独立性
第19题:
绩效审计是对资源管理和使用的有效性进行的检查和评价
绩效审计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类
绩效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在审计证据质量特征方面存在根本差别
绩效审计可以利用外部专家工作
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因具体审计目标不同而不同
第20题:
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方法的选用
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
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
第21题:
控制风险
固有风险
检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第22题:
审计目标的确定影响审计标准的选择及审计程序和方法的设计
审计目标不影响审计准备阶段的工作
审计目标对审计全过程都有影响
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
第23题:
国家审计准则
审计工作计划
审计工作方案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