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表法
流程图法
功能测试法
文字说明法
第1题:
内部审计人员只能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描述和评价并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对审计的影响是()。
第5题:
关于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下列因素中最相关的是()。
第6题:
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了解评价时,所采用的方法不包括()。
第7题:
文字说明法
标杆法
调查表法
评分法
流程图法
第8题: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所有审计项目中了解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无论如何有效,都只能为被审计单位实现财务报告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与经营目标和合规目标相关的控制均与审计无关
被审计单位通常有一些与目标相关但与审计无关的控制,注册会计师无须对其加以考虑
第9题: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比较健全,但尚存一定缺陷
检查被审计单位有关业务时差错发生率高
审计人员无法信任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健全且执行良好
第10题: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是进一步审计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控制测试是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和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必须要做的审计程序,控制测试不是必须要做的审计程序
两者的审计程序都包含观察、检查和询问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文字叙述
口头表达
调查问卷
流程图
制作表格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用简洁的文字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调查结果加以叙述的方法是()。
第17题:
注册会计师可采用()的方法记录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评价。
第18题:
注册会计师负责对被审计单位201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在了解内部控制时,下列情形中,最有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不能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是()
第19题: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十分健全有效时,内部控制测评可以代替实质性审查
内部控制测试后,审计人员应根据结果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再评价
内部控制再评价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以及合理性进行评价
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直接相关
审计人员如果决定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直接转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第20题:
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
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质性程序
第21题:
文字叙述法
调查问卷法
流程图法
表格法
第22题:
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十分健全有效时,内部控制测评可以代替实质性审查
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后审计人员应根据结果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再评价
内部控制再评价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以及合理性进行评价、
内部控制测试的范围与审计人员初步评价控制风险的评估水平直接相关
审计人员如果决定依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可直接转入实质性审查阶段
第23题:
被审计单位人工控制和自动化控制运用的比例
被审计单位对手工控制的依赖程度
被审计单位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用的效果
第24题:
被审计单位人工控制和自动化控制运用的比例
被审计单位对手工控制的依赖的程度
被审计单位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