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未结束提前离开考场
互相交换试卷、答题纸、答题卡、草稿纸等
未在试卷上填写个人姓名、工作单位等信息
本人离开考场后,在该考试未结束前,出卖试卷答案
让他人冒名顶替参加考试
第1题:
半年
一年
两年
三年
第2题:
276000
232000
228000
184000
第3题:
名称
办刊宗旨
文种
主编
开本
第4题:
图书出版社
音像电子出版社
期刊社
激光电子出版社
报社
第5题:
体例相同
作者相同
内容相同
内容相似
第6题:
校对工作是与编辑工作同时出现的,可谓是同源
校对与编辑的目标完全一致,即消灭差错,提高编校质量
在古代,编校就已分工明确,校对校对成了发排后、印制前的独立工序
校对工作通过校是非订正排版过程中产生的差错,可以保证编辑工作成果不受损害
校对与编辑两者间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第7题:
分情况归纳证明
选言证明
未穷尽一切可能
包含了选言前提
结论不可靠
第8题:
第9题:
码放技术复杂,需要设计
合理利用陈列面积
力求华丽
烘托出版物的贵重价值
在选择出版物时,要尽量选择那些有推荐价值的出版物
第10题:
第11题:
要实事求是、要有针对性
要精练易记
是推荐还是否定,要有明确观点
要选择合适形式
第12题:
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物
门市经营中造成的残损出版物或不成套出版物
倒装缺页的出版物
成套进货而实物不成套的出版物
第13题:
指导
中介
支配
辅助
第14题:
需求弹性预测法
德尔菲法
回归分析法
时间序列预测法
第15题:
一年
两年
三年
四年
第16题:
国籍原则
互惠原则
地域原则
公开原则
区别原则
第17题:
出版活动
编辑活动
复制活动
发行活动
第18题:
联机情报搜索
基于早期网络的出版
按需出版
互联网出版
第19题:
中小学教科书由教育部审定
发行中小学教科书应由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资质
实行低价微利,亏损补贴的政策
减免教科书的增值税
发放财政贴息贷款
第20题:
未经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口的音像制品
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音像制品
图书出版社配合本版书的音像制品
非音像复制单位复制的音像制品
非音像出版单位出版的音像制品
第21题:
校是非
校异同
校优劣
校体例
第22题:
编辑部门的工资
材料运输费用
不能进入单一出版物品种成本的绘图费
编辑部门办公费
工会经费
第23题:
逻辑“或”
逻辑“与”
位置
优先
第24题:
林则徐
谭嗣同
严复
康有为
林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