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本题考查校对工作的基本操作工序。
更多“书刊校对工作操作工序的主要环节,除了初校、二校、三校外,还有()等。”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校对基本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初校、二校、三校、通读需要依次进行
    B.誊样可以穿插在初校、二校或三校完成之后进行
    C.通读是对照原稿通篇审读校样,在三校后进行
    D.核红又称“过红”,在对每份新校样完成校对后进行
    E.文字技术整理在校样校对完毕后进行

    答案:A,B,E
    解析:
    C项,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通读者面对的一般是已经三校过的二校样;有时二校样改动很多,要先改版,通读者面对的就是新输出的三校样。D项,核红又称“核对”,是指检查、核对前次(或前几次)校样上色笔批改之处在后次校样上是否已经改正,并校正其漏改或错改之处的工作。誊样又称“过红”或“并样”,一般由责任编辑承担。

  • 第2题:

    书刊校对工作操作工序的主要环节,除了初校、二校、三校外,还有()等。

    • A、理校
    • B、本校
    • C、核红
    • D、对片
    • E、誊样

    正确答案:C,D,E

  • 第3题:

    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初校、二校不能使用同一份校样
    • B、从初校开始,校对者就要履行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职责
    • C、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
    • D、改样后的新校样都应首先依据前次校样进行核红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从初校开始,校对者就要履行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职责

    B

    初校、二校不能使用同一份校样

    C

    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

    D

    完成对片后还不能进入印制环节

    E

    改样后的新校样都应首先依据前次校样进行核红


    正确答案: C,A
    解析:
    B项,二校一般与初校使用同一份校样(即初校样),在初校完成后继续安排二校。这种流程安排称为“初、二连校”。有时,由于排版质量不高而导致校改动较大,在初校之后的初校样上继续进行二校已难以保证校对质量,可在初校后即改版并输出二校样进行二校。
      C项,责任校对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采用本校法时,校对人员在脱离原稿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辨别校样上的文字,理解文句的含义,通过比较、前后互证来发现差错。
      D项,完成对片后就可以进入印制环节。

  • 第5题:

    多选题
    关于校对基本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等。[2013年真题]
    A

    初校、二校可以使用同一份校样

    B

    初校的主要任务是校是非

    C

    通读的主要任务是校异同

    D

    校对二校样时,首先要根据初校样进行核红

    E

    誊样在校样退改前进行


    正确答案: D,C
    解析:
    A项,二校一般与初校使用同一份校样(即初校样),所以二校者在校对过程中,除了履行校异同、校是非职责之外,还要检查初校者的校改之处是否正确。
      B项,初校的主要任务是校异同,达到本工序规定的质量标准,同时兼顾校是非。
      C项,通读的职责是校是非,兼顾校异同。
      D项,二校样是排版单位根据初校样上的校改标注进行修改后,再次打印出来提交出版单位的校样,校对人员对二校样必须核红后再校对。
      E项,誊样又称“过红”或“并样”,一般由责任编辑承担,为了让作者和编辑进一步把关,除校对人员使用的一份校样(称正样)外,一般还有相同的一份或两份校样(称副样)交作者、编辑审读。在该校次即将结束前,一般是把副样上作者和编辑所作的改动誊录到正样上。

  • 第6题:

    单选题
    较为常见的校对操作模式中没有(  )。
    A

    初、二连校模式

    B

    二、三连校模式

    C

    分校模式

    D

    人机结合校对模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校对工序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多种校对操作模式,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①初、二连校模式;②二、三连校模式;③人机结合校对模式

  • 第7题:

    多选题
    关于校对基本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4年真题]
    A

    初校、二校、三校、通读需要依次进行

    B

    誊样可以穿插在初校、二校或三校完成之后进行

    C

    通读是对照原稿通篇审读校样,在三校后进行

    D

    核红又称“过红”,在对每份新校样完成校对后进行

    E

    文字技术整理在校样校对完毕后进行


    正确答案: E,A
    解析:
    C项,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通读者面对的一般是已经三校过的二校样;有时二校样改动很多,就要先改版,通读者面对的就是新打出的三校样。
      D项,核红又称核对,是指检查、核对前次或前几次校样上色笔批改之处在新校样上是否已经改正,并校正其未改或错改之处的工作。誊样又称过红
      E项,根据不同的校对操作模式,各出版单位在文字技术整理的安排上有所不同:有的将技术整理与三校(或终校)结合;有的将技术整理与通读结合;有的则在一、二校连校后进行第一次整理,三校后进行第二次整理,在付印前进行第三次整理。

  • 第8题:

    多选题
    书刊校对工作操作工序的主要环节,除了初校、二校、三校外,还有(  )等。
    A

    理校

    B

    本校

    C

    核红

    D

    对片

    E

    誊样


    正确答案: E,B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校对工作的基本操作工序不包括(       )。
    A

    通读

    B

    初校

    C

    誊样

    D

    清稿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三级校对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稿件的()工作。
    A

    编辑

    B

    初校

    C

    二校

    D

    三校

    E

    终校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初级校对人员不能承担(    )工序的工作。
    A

    初校

    B

    二校

    C

    誊样

    D

    核红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关于书刊校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书刊必须至少经过三次校对和一次通读检查

    B

    重点书稿要增加校次,但为控制成本,一般不能超过六次

    C

    初校、二校两个校次,至少有一个校次要由责任校对负责

    D

    外校人员不得担任终校的工作

    E

    责任校对可以独立完成初校、二校、三校的工作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13题:

    可穿插进行的校对操作基本工序是()。

    • A、初校、二校
    • B、核红
    • C、三校
    • D、对片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三级校对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稿件的()工作。

    • A、编辑
    • B、初校
    • C、二校
    • D、三校
    • E、终校

    正确答案:B,C

  • 第15题:

    关于校对基本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初校、二校、三校、通读需要依次进行
    • B、誊样可以穿插在初校、二校或三校完成之后进行
    • C、通读是对照原稿通篇审读校样,在三校后进行
    • D、核红又称“过红”,在对每份新校样完成校对后进行
    • E、文字技术整理在校样校对完毕后进行

    正确答案:A,B,D

  • 第16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校对操作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校对的各道工序都不能减少,还要根据出版机构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工序

    B

    校对基本模式的流程环节一般为:初校→二校→核红+三校→付印清样核红→付印

    C

    分校模式的流程环节一般为:初校+二校+誊样+文字技术整理→改版→核红+三校+通读+文字技术整理→改版→付印清样核红→付印

    D

    连校模式的流程环节一般为:初校+二校+三校+誊样+文字技术整理→改版→核红+通读+文字技术整理→改版→付印清样核红→付印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初级校对人员不能承担(  )工序的工作。[2018年真题]
    A

    初校

    B

    二校

    C

    誊样

    D

    核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誊样工作一般由责任编辑承担,责任校对复核检查。根据规定,担任责任编辑和责任校对必须具备中级及以上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AB两项,初级校对人员包括三级校对和二级校对,三级校对可以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初校二校工作;二级校对可以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校对工作。D项,校次间核红时,在常用的初校、二校连续进行的校对操作模式中,改版后再三校和通读,所以通常由三校人员在对照原稿校对之前核红

  • 第18题:

    单选题
    关于校对工作基本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是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

    B

    各种书刊的终校必须由本出版单位具有中级或高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

    C

    任何书刊的校样都必须经过初校、二校、三校和通读检查

    D

    出版单位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三校一读”制度的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A

    一般书刊都必须至少经过三次校对(初校、二校、三校)和一次通读检查后,才能付印

    B

    重点书刊、工具书等,应相应增加校次

    C

    终校必须由具备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

    D

    如果是专业的书刊出版单位可以不用经过“三校一读”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关于书刊校对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校样必须经过初校、二校、三校和通读

    B

    一般图书的专业校对应不少于三个校次

    C

    重点图书、工具书等可增加校次,但不宜超过五个校次

    D

    外校人员不得独立负责一个校次

    E

    终校必须由本出版单位内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可穿插进行的校对操作基本工序是()。
    A

    初校、二校

    B

    核红

    C

    三校

    D

    对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校对的基本工序。

  • 第22题:

    多选题
    校对工作的操作工序,包括(   )。
    A

    初校、二校、三校、通读

    B

    誊样、核红

    C

    文字技术整理

    D

    对片

    E

    初审、复审、终审


    正确答案: C,D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校对基本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等。
    A

    初校、二校可以使用同—份校样

    B

    初校的主要任务是校是非

    C

    通读的主要任务是校异同

    D

    校对二校样时,首先要根据初校样进行核红

    E

    誊样在校样退改前进行


    正确答案: A,B
    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关于书刊校对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4年真题]
    A

    校样必须经过初校、二校、三校和通读

    B

    一般图书的专业校对应不少于三个校次

    C

    重点图书、工具书等可增加校次,但不宜超过五个校次

    D

    外校人员不得独立负责一个校次

    E

    终校必须由本出版单位内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


    正确答案: B,D
    解析:
    “坚持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这是我国出版业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是任何书刊的校对都必须坚持的制度。《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一般图书的专业校对应不低于三个校次,重点图书、工具书等,则还应相应增加校次。各种书刊的终校(即最后一次校对,一般是三校,也可能是四校、五校等)必须由本出版单位具有中级或高级出版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外校人员一般只能承担一校、二校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