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CN-
H2PO4-;HPO42-
NH3;NH2-
H2CO3;CO32-
第1题:
在气-液色谱柱内,被测物质中各组分的分离依据是
A、各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性能的差异
B、各组分在固定相中浓度的差异
C、各组分氧化还原能力的差异
D、各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E、各组分在吸附剂上脱附能力的差异
第2题:
在气-液色谱柱内,下列哪项是被测物质中各组分分离的依据( )。
A、各组分在吸附剂上脱附能力的差异
B、各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性能的差异
C、各组分在固定相中浓度的差异
D、各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E、各组分氧化还原能力的差异
第3题:
第4题:
酸碱指示剂大多是()或有机弱碱,其共轭酸碱对具有不同的结构,且颜色不同,当溶液PH值改变时,共轭酸碱对就相互发生转变。
第5题:
在次数分布中,频率是指()。
第6题:
液-固色谱中,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
第7题:
色谱柱室的操作温度对色谱柱效能影响较大,当色谱柱室操作温度改变时下列因素会随之改变的是()。
第8题:
酸碱滴定中,混合指示剂其各组分比例大小对终点的控制下影响。
第9题:
在气固色谱法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在色谱柱上()的不同;在气液色谱法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在色谱柱上分配系数的不同。
第10题:
各组分在吸附剂上脱附能力的差异
各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性能的差异
各组分在固定相中浓度的差异
各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各组分氧化还原能力的差异
第11题:
各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性能的差异
各组分在固定相中浓度的差异
各组分氧化还原能力的差异
各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各组分在吸附剂上脱附能力的差异
第12题:
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各组分在流动相的溶解度不同
各组分的挥发性不同
吸附剂对各组分的吸附力不同
第13题:
根据下列反应,标出共轭酸碱对。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不同的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过程。
第17题:
在下列因素中,能够影响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的因素是:()
第18题:
共轭酸碱对中酸和碱之间只差一个质子。酸或碱可以是()、()或()。同一物质在一个共轭酸碱对中为酸而在另一个共轭酸碱对中却为碱,这类物质称为两性物质
第19题:
当组成缓冲溶液的共轭酸碱对两组分值为1时,其缓冲能力最大。
第20题:
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第21题:
下列各组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第22题:
HCN;CN-
H2PO4-;HPO42-
NH3;NH2-
H2CO3;CO32-
第23题:
各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
各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
各组分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力的不同
各组分的挥发性不同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