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刘先生是某广告公司设计部的主管,他发现手下员工的士气普遍比较低落,工作业绩也一直没有起色。刘先生在员工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员工普遍感觉工作内容十分枯燥,每天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上面分配下来的工作,缺乏成就感。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刘先生决定在设计部每月评选一名工作出色的员工,并给予重奖;但是这项措施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情况没有任何改观;有员工表示,每月优秀员工的评选缺乏客观的指标,无法反映个人的真实工作情况。从期望理论的角度分析,刘先生的激励措施之所以没有效果,问题出在()因素上。A 效

题目
单选题
刘先生是某广告公司设计部的主管,他发现手下员工的士气普遍比较低落,工作业绩也一直没有起色。刘先生在员工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员工普遍感觉工作内容十分枯燥,每天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上面分配下来的工作,缺乏成就感。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刘先生决定在设计部每月评选一名工作出色的员工,并给予重奖;但是这项措施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情况没有任何改观;有员工表示,每月优秀员工的评选缺乏客观的指标,无法反映个人的真实工作情况。从期望理论的角度分析,刘先生的激励措施之所以没有效果,问题出在()因素上。
A

效价

B

期望

C

工具性

D

激励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刘先生是某广告公司设计部的主管,他发现手下员工的士气普遍比较低落,工作业绩也一直没有起色。刘先生在员工中进行了调查,结果”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刘先生,男,34岁,大学本科学历,原是一家企业的销售人员,一年前遭遇一场交通事故,造成双腿截肢并因此失去了工作。 刘先生的妻子在房地产公司工作,虽收入不错,但工作很辛苦,无暇照顾刘先生。刘先生的儿子10岁,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出事后,刘先生的母亲搬过来照顾他的日常起居,但自己的身体也不太好,照顾起来明显感到吃力,社区中也没有相应的机构可以为刘先生提供照顾和康复服务。 一年来,刘先生身体逐渐康复。但他一直无法接受被截肢的事实,情绪很坏,常常一个人躺着发呆,还会默默地流眼泪,也不愿与家人交谈,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多。以前,刘先生是一个性格开朗、很爱交往的人,有很多朋友。现在他根本不愿意见朋友,朋友打电话来,他也常常不接。 刘先生的妻子很担心丈夫的状况,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根据案例资料运用优势视角,从环境的优势、个人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缺失四个方面来评估刘先生的资源状况。


    正确答案:
    优势视角或称能力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优势视角的宗旨是: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优势视角是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强调服务对象能力的提升。
    从优势视角分析,刘先生的资源状况为:
    (1)环境的优势。刘先生的妻子在房地产公司工作,工资收入不错;刘先生的儿子10岁,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刘先生的母亲在刘先生发生交通意外后,搬过来照顾他的日常起居;朋友会给刘先生打电话。
    (2)个人的优势。刘先生大学本科学历,原是一家企业的销售人员;刘先生身体逐渐康复;刘先生曾是一个性格开朗、很爱交往的人,有很多的朋友。
    (3)环境的缺失。妻子在房地产公司工作,工作很辛苦,无暇照顾刘先生;刘先生的母亲身体也不太好,照顾刘先生明显感到吃力;社区中没有相应的机构可以为刘先生提供照顾和康复的服务。
    (4)个人的缺失。刘先生由于一场交通事故,造成双腿截肢并因此失去了工作;刘先生一直无法接受被截肢的事实,情绪很坏,不愿与家人交谈,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多;刘先生根本不愿意见朋友,朋友打电话来,他也常常不接。

  • 第2题:

    刘先生,男,34岁,大学本科学历,原是一家企业的销售人员,一年前遭遇一场交通事故,造成双腿截肢并因此失去了工作。

    刘先生的妻子在房地产公司工作,虽收入不错,但工作很辛苦,无暇照顾刘先生。刘先生的儿子l0岁,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出事后,刘先生的母亲搬过来照顾他的日常起居,但自己的身体也不太好,照顾起来明显感到吃力,社区中也没有相应的机构可以为刘先生提供照顾和康复服务。一年来,刘先生身体逐渐康复。但他一直无法接受被截肢的事实,情绪很坏,常常一个人躺着发呆,还会默默地流眼泪,也不愿与家人交谈,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多。以前,刘先生是一个性格开朗、很爱交往的人,有很多朋友。现在他根本不愿意见朋友,朋友打电话来,他也常常不接。

    刘先生的妻子很担心丈夫的状况,前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问题】

    1.根据案例资料运用优势视角,从环境的优势、个人的优势、环境的缺失、个人的缺失四个方面来评估刘先生的资源状况。

    2.根据评估的结果,提出具体的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
    1.优势视角或称能力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优势视角的宗旨是: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优势视角是在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强调将他们的优点包括进来。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强调服务对象能力的提升。
    从优势视角分析,刘先生的资源状况为:
    (1)环境的优势。刘先生的妻子在房地产公司工作,工资收入不错;刘先生的儿子10岁,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刘先生的母亲在刘先生发生交通意外后,搬过来照顾他的日常起居;朋友会给刘先生打电话。 (2)个人的优势。刘先生大学本科学历,原是一家企业的销售人员;刘先生身体逐渐康复;刘先生曾是一个性格开朗、很爱交往的人,有很多的朋友。
    (3)环境的缺失。妻子在房地产公司工作,工作很辛苦,无暇照顾刘先生;刘先生的母亲身体也不太好,照顾刘先生明显感到吃力;社区中没有相应的机构可以为刘先生提供照顾和康复的服务。
    (4)个人的缺失。刘先生由于一场交通事故,造成双腿截肢并因此失去了工作;刘先生一直无法接受被截肢的事实,情绪很坏,不愿与家人交谈,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多;刘先生根本不愿意见朋友,朋友打电话来,他也常常不接。
    2.根据评估结果,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介入策略主要有:
    (1)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第一,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①帮助刘先生运用现有的内在资源,发挥他的个人优势,改变原先不合理的分析态度和方法,采取正确的分析态度与方法,使他重新找回自信。
    ②改进刘先生扮演社会角色的技巧,发掘他的潜能,并帮助他建立积极的人生观。
    ③帮助刘先生充分利用现有的外部资源,如家庭、邻居、亲戚、朋友等,加强同家人以及朋友的沟通,改进交流方式。
    第二,进行危机介入:
    ①对刘先生进行心理疏导,运用心理技巧帮助他缓解压力,放松心态,鼓励他勇敢面对现实,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②帮助刘先生宣泄由截肢危机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给予支持。
    ③帮助刘先生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使他重新树立个人自信,恢复和发挥自身的功能,走出危机。
    (2)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案例中提到,刘先生所在社区中并没有相应的机构可以为刘先生提供照顾和康复服务。因此,社会工作者就要考虑筹划发展新资源。社会工作者可以争取有关机构和社区的支持,在社区中设立居民照顾和康复治疗点,为刘先生及其他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如果社区无此条件,那么社会工作者应当与就近的康复治疗点接洽,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 第3题:

    “员工帮助计划”是某企业为员工设计的系列福利支持项目,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企业社会工作者小林计划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企业“员工帮助计划”的需求评估。关于这项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有()。

    A:小林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方法
    B:小林的调查对企业员工的需求没有影响
    C:理论假设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完善
    D:调查结果可发现企业员工的特殊需求
    E:调查收集的资料主要是数据资料

    答案:A,C,D
    解析:
    社工小林进行的“员工帮助计划”需求评估属于定性研究。因为其目的是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所以他的研究注重的是具体独特的现象,收集和分析的是非数字化资料,描述回答者所经历的现实,探索社会关系,从而对个体进行理解、阐释和深度描述。A正确。定性研究不一定要事先设定假设,其理论可以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其过程发现需要进行抽象的提炼和归纳,才有可能达到理论层面。C正确。定性研究注重研究对象,有助于发现研究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D正确。

  • 第4题:

    不是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前兆的是()。

    A:新任领导上任
    B:企业经营业绩下降
    C:员工士气低落
    D:组织结构本身弊病显露

    答案:A
    解析:
    新领导上任不是组织结构变革的前兆。

  • 第5题:

    共用题干
    资料:刘先生,某外企员工。2005年9月,刘先生在某高档小区购买了一处住宅,房屋竞价120万兀,贷款70万元。刘先生听说等额本金法下还款利息较少,遂决定按照等额本金方式还款,贷款期限15年,按月还款,货款利率为固定利率6.84%。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刘先生把等级本金还款法与等额本息还款法进行了比较,若他采用等额本息法来偿还贷款,每月需要还贷款约为()。
    A:3889元
    B:6229元
    C:289元
    D:422元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共用题干
    资料:刘先生,某外企员工。2005年9月,刘先生在某高档小区购买了一处住宅,房屋竞价120万兀,贷款70万元。刘先生听说等额本金法下还款利息较少,遂决定按照等额本金方式还款,贷款期限15年,按月还款,货款利率为固定利率6.84%。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刘先生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将所有款项还清,则所还利息总额约为()。
    A:361095元
    B:461095元
    C:561095元
    D:661095元

    答案:A
    解析:

  • 第7题:

    某生产部经理正在实施一个以提高某一地区厂部员工的积极性为目的的计划,方法是对该厂部和另一绩效较高的厂部的员工进行访谈,然后对访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他被两组访谈结果搞糊涂了。这些被子访谈的员工从事的工作是相同的。但是,地区厂部员工认为其工作枯燥且没有成就感,即使新进入厂部的员工也很快丧失了工作热情,而另一厂部员工对工作很满意,为改善绩效,经理应克服的主要因素是:()

    • A、消极的工作观念。
    • B、工作自主性不够。
    • C、工人缺乏多种技能。
    • D、工作重要性低。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模型来讲,员工的能力是投入,员工业绩是工作产出,通过结果分析产生原因,也是符合分析问题的普遍规律的。其流程是:业绩指标结果分析——业绩差距——能力分析(是能力还是其他原因),若分析的结果是能力的原因,则企业需要()

    • A、帮助员工进行本期与上期能力对比分析
    • B、进行业绩环境分析
    • C、直接对员工提出增加业绩的要求
    • D、要求对员工的绩效工资进行相应的增减

    正确答案:A

  • 第9题:

    不属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是()。

    • A、新任领导上任
    • B、企业经营业绩下降
    • C、员工士气低落
    • D、组织结构本身弊病显露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某公司新招聘了一名财务主管,他是业界资深人士。当他接手公司财务工作后,发现本部门一名出纳的工作表现与其以往的绩效记录相差很远。他接手以前,这名员工的绩效考评记录均是优秀,但自他来后,发现这名员工在工作中总是出错,而且还经常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财务主管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与其他员工不断地坦诚交流,终于发现其中原委。原来这位员工与前任主管关系很好,因此每次考核,主管都会给她一个不错的成绩。一个好的评价体系能向员工提供关于业绩考评结果的持续性反馈,这是评价体系的()特征。

    • A、标准化
    • B、公开交流
    • C、公平性
    • D、合理性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刘先生是某广告公司设计部的主管,他发现手下员工的士气普遍比较低落,工作业绩也一直没有起色。刘先生在员工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员工普遍感觉工作内容十分枯燥,每天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上面分配下来的工作,缺乏成就感。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刘先生决定在设计部每月评选一名工作出色的员工,并给予重奖;但是这项措施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情况没有任何改观;有员工表示,每月优秀员工的评选缺乏客观的指标,无法反映个人的真实工作情况。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设计部员工所关注的是()。

    • A、保健因素
    • B、激励因素
    • C、工资因素
    • D、安全因素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单选题
    某生产部经理正在实施一个以提高某一地区厂部员工的积极性为目的的计划,方法是对该厂部和另一绩效较高的厂部的员工进行访谈,然后对访谈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他被两组访谈结果搞糊涂了。这些被访谈的员工从事的工作是相同的。但是,地区厂部员工认为其工作枯燥且没有成就感,即使新进入厂部的员工也很快丧失了工作热情,而另一厂部员工对工作很满意,为改善绩效,经理应克服的主要因素是:()
    A

    消极的工作观念。

    B

    工作自主性不够。

    C

    工人缺乏多种技能。

    D

    工作重要性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领导、激励、指导和引导人们,建立组织认同感和创业导向(愿景与使命、领导与领导者)。

  • 第13题:

    某大酒店经理发现,客房部人员流动率明显高于洗衣部。该经理经过调查还发现,客房部和洗衣部的仅聘用的资格条件相同,待遇也基本相同.而工作负荷反而洗衣部较重。客房部人员流动率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客房部员工不能胜任工作

    B、客房部工作经常需要加班

    C、客房部员工没有受到激励

    D、在客房部工作拿出奖金比较少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属于企业变革征兆的是()。

    A:企业营业业绩下降
    B:企业营业业绩上升
    C:员工士气低落
    D:组织结构本身病症显露
    E:员工的旷工率上升

    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企业变革的征兆。

  • 第15题:

    属于企业变革征兆的是(  )。

    A.企业营业业绩下降
    B.企业营业业绩上升
    C.员工士气低落
    D.组织结构本身病症显露
    E.员工的旷工率上升

    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企业变革的征兆。

  • 第16题:

    共用题干
    资料:刘先生,某外企员工。2005年9月,刘先生在某高档小区购买了一处住宅,房屋竞价120万兀,贷款70万元。刘先生听说等额本金法下还款利息较少,遂决定按照等额本金方式还款,贷款期限15年,按月还款,货款利率为固定利率6.84%。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若刘先生用等额本息的方法将所有款项还清,共需偿还约()利息。
    A:361095元
    B:421283元
    C:561695元
    D:661095元

    答案:B
    解析:

  • 第17题:

    共用题干
    资料:刘先生,某外企员工。2005年9月,刘先生在某高档小区购买了一处住宅,房屋竞价120万兀,贷款70万元。刘先生听说等额本金法下还款利息较少,遂决定按照等额本金方式还款,贷款期限15年,按月还款,货款利率为固定利率6.84%。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刘先生第一年所还利息之和约为()。
    A:26417.02元
    B:36417元
    C:46416元
    D:56417元

    答案:C
    解析:

  • 第18题:

    刘先生在不经意中让儿子彬彬养成了好乱发脾气、纠缠不休的坏毛病。刘先生离婚后一直在外工作。当彬彬发脾气的时候,刘先生努力不去理他而继续工作,但最后多半会几下阵来并给彬彬他想要的东西。试述刘先生应如何使用消退来消除彬彬的问题行为。


    正确答案: 因为刘先生对彬彬的发脾气行为的强化是间歇性的,而这种行为已经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在实施消退前刘先生应当恢复为持续性强化,即每当彬彬出现乱发脾气的行为时,就立刻作出反应并满足他的要求(如果是合理要求)。尽管这看起来有些出乎意料,但这会使随后的消退过程更迅速。刘先生应当给彬彬制定一条原则,即当他想要什么东西时必须对父亲说而不准哭闹。刘先生可以强化这种行为以取代发脾气行为。

  • 第19题:

    刘先生刚从总部调到分公司担任总经理,他发现由于工作环境和条件太差,员工的不满情绪很高,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公司环境和工作条件,消除了员工的不满。刘先生所采用的方法依据了()理论。

    • A、双因素
    • B、X
    • C、Y
    • D、需求层次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从经济学投入与产生模型来讲,员工的能力是投入,员工的业绩是工作产生,通过结果分析产生原因,也是符合分析问题的普遍规律的。其流程是:业绩指标结果分析---业绩差距----能力分析(是能力还是其他原因),若分析的结果是能力的原因,则企业需要()

    • A、帮助员工进行本期与上期能力对比分析
    • B、进行业绩环境分析
    • C、直接对员工提出增加业绩的要求
    • D、要求对员工的绩效工资进行相应的增减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刘先生曾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在经历了一次车祸后失去了双腿。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有着丰厚的收入,儿子学习成绩优异,懂事。刘先生的母亲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母亲也已年老体弱,照顾儿子也显得吃力。妻子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丈夫.而社区中又不能提供生活照顾和康复服务。一年来,刘先生一直待在家里,情绪很容易激动,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刘先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经历了这次创伤之后,不再和以前的朋友和同事来往,也很少说话,整个人很沉默。妻子看到丈夫变得越来越孤独,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 问题:1.请你分析刘先生面临的困境有哪些?2.作为社会工作者,对刘先生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正确答案: 本案例适合采用社会康复模式残疾人社会工作方法。本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环境改善模式,它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个人,二是关注个人和家庭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三是关注个人环境系统。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教育、培训)、消除环境障碍、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建立和谐社会生活环境、组织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自立等社会康复模式的相应措施。1.针对该案例对刘先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刘先生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无法接受残疾的事实,心情很糟糕;生活无法自理,难以适应日常生活;无法面对家人;无法从事原来的职业,失去经济来源,需要新的职业规划。2.辅导策略:(1)危机事件应对的辅导。使刘先生及其家人接受残疾事实。介入系统:本人、家人。(2)日常生活的辅导。使刘先生适应残疾状态下的日常生活。介入系统:康复治疗师、家人、邻里、社区。(3)家庭辅导。改善家庭关系,协助建立和谐家庭,增强家庭成员的支持力。介入系统:家庭。(4)职业规划辅导。使刘先生重新找到合适的职业,提高社会地位和适应能力。介入系统:政府、原来的就业单位、社区。具体辅导活动包括:直接辅导活动:①会工作者对刘先生进行心理辅导,疏导情绪,使其接受残疾事实。②提供康复信息和资源,协助制订康复计划,改造家居环境,学会日常生活技能。③进行家庭调适,重建和谐家庭。妻子和儿子都要进行心理调适,接受家人残疾的事实,重新进行角色分工,协助妻子扮演家庭的核心人物,调整家庭结构,提高家庭成员的互助能力,重建和谐家庭。④帮助刘先生了解政府对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政策,发掘刘先生当前的就业优势,探究原来就业单位的潜在就业岗位,协助刘先生进行职业规划。(2)间接辅导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如家庭、亲属、朋友、邻居、社区、原单位同事、政府,采取联合行动,提高刘先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 第22题:

    刘先生是某广告公司设计部的主管,他发现手下员工的士气普遍比较低落,工作业绩也一直没有起色。刘先生在员工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员工普遍感觉工作内容十分枯燥,每天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上面分配下来的工作,缺乏成就感。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刘先生决定在设计部每月评选一名工作出色的员工,并给予重奖;但是这项措施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情况没有任何改观;有员工表示,每月优秀员工的评选缺乏客观的指标,无法反映个人的真实工作情况。 从期望理论的角度分析,刘先生的激励措施之所以没有效果,问题出在()因素上。

    • A、效价
    • B、期望
    • C、工具性
    • D、激励

    正确答案:C

  • 第23题:

    多选题
    刘先生是某广告公司设计部的主管,他发现手下员工的士气普遍比较低落,工作业绩也一直没有起色。刘先生在员工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员工普遍感觉工作内容十分枯燥,每天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上面分配下来的工作,缺乏成就感。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刘先生决定在设计部每月评选一名工作出色的员工,并给予重奖;但是这项措施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情况没有任何改观;有员工表示,每月优秀员工的评选缺乏客观的指标,无法反映个人的真实工作情况。为了改变设计部员工的这种状况,刘先生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A

    让员工参与工作目标的制定,提高员工的工作投入程度

    B

    采用目标管理,鼓励员工制定更高的目标

    C

    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增加员工的自主权

    D

    不向员工提供工作绩效的反馈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某单位领导比较看好一位青年员工,经常指点并着重培养他,引起了其他员工的不满。此时,该领导最恰当的做法是:
    A

    重新评估该青年员工的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处理

    B

    委派重任给该青年,通过他的工作业绩树立优秀员工的形象

    C

    疏远该青年员工,以表示公平

    D

    不理睬那些反对声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