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治国思想。
“为政以德”
略
第2题:
《寡人之于国也》阐述的政治主张是()。
第3题:
继承孔、孟重德轻刑的思想,提出“德主刑辅”治国方略的是朱熹。
第4题:
在立法指导思想上,西周统治者提出了“德”的观念,提倡以德治国,“()”。
第5题:
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
第6题:
“为国以礼”、“为政以德”是()提出的治国主张。
第7题:
“为政以德”所反映的“以德治国”理念,是我国古代()的经典部分,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
第8题:
民本思想
王道思想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认识有限
第9题:
以法治国
以人治国
以德治国
以政治国
第10题:
墨子
孔子
第11题:
第12题: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法家思想
墨家思想
第13题:
以下哪些言论是孔子讲学的内容()
第14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的治国思想。
第15题:
《寡人之於國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
第16题:
孔子政治上强调(),以礼治国。
第17题:
庄子《秋水》的主旨是()
第18题:
提出“为政以德”行政伦理思想的是()。
第19题:
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了“()”的思想。
第20题:
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以民为本,实行王道
以法治国,奖励耕战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