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中和胞内的病毒颗粒
诱导干扰素的释放
阻止病毒的脱壳
与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病毒相关抗原决定簇结合并激活补体
阻止病毒的释放
第1题:
抗体破坏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是( )
A、直接中和胞内的病毒颗粒
B、诱导干扰素的释放
C、阻止病毒的脱壳
D、与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病毒相关抗原决定簇结合并激活补体
E、阻止病毒的释放
第2题:
清除病毒感染的主要机制是:
A、干扰素
B、杀伤性T细胞
C、非中和抗体
D、中和抗体
E、补体
第3题:
A、溶解淋巴细胞使抗体减少
B、使血小板生成变慢
C、阻断血小板破坏的途径
D、使记忆性B细胞大量清除,导致抗体减少
E、阻断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吞噬,使血小板破坏减少
第4题:
ITP发病的主要机制是
A.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破坏
B.细菌或病毒感染
C.脾功能亢进
D.雌激素的作用
第5题:
肾小球肾炎发病的主要因素是()。
第6题:
除细胞内病毒感染的主要机制是 ()
第7题:
HIV感染后,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下列哪项不是主要机制()
第8题:
细菌或病毒感染
肝脾的破坏作用
遗传因素
血小板相关抗体
雌激素
第9题:
干扰素
杀伤性T细胞
非中和抗体
中和抗体
补体
第10题:
干扰素
杀伤性T细胞
非中和抗体
中和抗体
补体
第11题:
致敏T细胞介导
巨噬细胞浸润
组织损伤和破坏
IgG抗体参与
淋巴细胞浸润
第12题:
第13题:
关于Ⅳ型超敏反应的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致敏T细胞介导
B、单核巨噬细胞浸润
C、组织损伤和破坏
D、IgG抗体参与
E、淋巴细胞浸润
第14题:
受病毒感染的细胞被杀伤的机制哪项是错误的( )。
A、经T细胞释放TNF杀伤靶细胞
B、中和抗体直接溶解靶细胞
C、在补体参与下溶解靶细胞
D、Tc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
E、包涵体干扰细胞正常代谢
第15题:
病毒感染细胞吸附红细胞的机制是( )
A.红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B.红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与病毒表面血凝素结合
C.红细胞表面的病毒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
D.病毒与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
E.红细胞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
第16题:
下列与ITP的发病机制有关的是()。
第17题:
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有关的是()
第18题:
抗病毒中和抗体的保护机制是()。
第19题:
直接中和细胞内的病毒颗粒
阻止病毒的脱壳
诱导干扰素的释放
与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病毒相关抗原表位结合并激活补体
诱导靶细胞自杀
第20题:
病毒感染对T细胞的直接破坏
被感染T细胞被破坏
HIV可以感染干细胞
HIV使B细胞大量破坏
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受损
第21题:
溶菌酶
溶血素
抗体
细胞因子
第22题:
抗体介导的机制
T细胞致敏
机体免疫缺陷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