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1)已知A1,A2同时发生时A发生,证明:P(A)≥P(A1)+P(A2)-1。  (2)已知任意三个事件A1,A2,A3都满足Ai⊂A(i=1,2,3),证明:P(A)≥P(A1)+P(A2)+P(A3)-2。

题目
问答题
(1)已知A1,A2同时发生时A发生,证明:P(A)≥P(A1)+P(A2)-1。  (2)已知任意三个事件A1,A2,A3都满足Ai⊂A(i=1,2,3),证明:P(A)≥P(A1)+P(A2)+P(A3)-2。

相似考题
更多“问答题(1)已知A1,A2同时发生时A发生,证明:P(A)≥P(A1)+P(A2)-1。  (2)已知任意三个事件A1,A2,A3都满足Ai⊂A(i=1,2,3),证明:P(A)≥P(A1)+P(A2)+P(A3)-2。”相关问题
  • 第1题:

    给定关系R(A1,A2,A3,A4)上的函数依赖集F={A1A3→A2,A2→A3),R候选关键字为(1)。分解p={(A1,A2),(A1,A3)} (2)。

    A.A1A3

    B.A1A2A3

    C.A1A3A4

    D.A2和A1A3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关系R(A1,A2,A3)上的函数依赖集F={A1A3→A2,A1A2→A3},若R上的一个分解为p={(A1,A2),(A1,A3)},则分解p()。

    A.是无损联接的

    B.是保持函数依赖的

    C.是有损联接的

    D.无法确定是否保持函数依赖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设A是3阶矩阵,P=(a1,a2,a3)是3阶可逆矩阵,
    若矩阵Q=(a1,a2,a3),则Q-1AQ=


    答案:B
    解析:
    提示:当P-1AP=Λ时,P=(a1,a2,a3)中a1,a2,a3的排列满足对应关系,a1对应λ1,a2对应λ2,a3对应λ3,可知a1对应特征值λ1=1,a2对应特征值λ2=2,a3对应特征值λ3=0,由此可

  • 第4题:

    设a1,a2,a3是二维列向量, A = a1,a2,a3 ,则与 A 相等的是:
    A. a1,a2,a3 B. -a1,-a2,-a3
    C. a1+a2,a2+a3,a3+a1 D. a1,a2,a1+a2+a3


    答案:D
    解析:
    提示:利用行列式的运算性质分析。

  • 第5题:

    给定关系模式R(A1,A2,A3,A4),R上的函数依赖集F={A1A3→A2,A2→A3},R( )。若将R分解为p={(A1,A2,A4),(A1,A3)}.那么该分解是(请作答此空)的。

    A.无损联接
    B.无损联接且保持函数依赖
    C.保持函数依赖
    D.有损联接且不保持函数依赖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方面的基础知识。试题正确答案为D。设U1={A1,A2,A4},U2={A1,A3},那么可得出:(U1∩U2)→(U1-U2)=A1→A2,(U1∩U2)→(U1-U2)=A1→A3,而A1→A2,A1→A3?F+所以分解ρ是有损连接的。又因为F1=F2=?,F+≠(F1∪F2)+,所以分解不保持函数依赖。

  • 第6题:

    设A是3阶矩阵,P=(a1,a2,a3)是3阶可逆矩阵,且P-1AP=


    答案:B
    解析:
    提示 当P-1AP=Λ时,P=(a1,a2,a3)中a1,a2,a3的排列满足对应关系,a1对应λ1,a2对应λ2,a3对应λ3,可知a1对应特征值λ1=1,a2对应特征值λ2=2,a3对应特征值

  • 第7题:

    假设关系 R(A1,A2,A3)上的一个分解为ρ={(A1,A2),(A1,A3)},下表是关系 R 上的一个实例,根据实例推出 R 的函数依赖集 F 为(42),分解 p(43)。

    A.F={A1→A2}
    B.F={A1A3→A2,A1A2→A3}
    C.F={A1→A3}
    D.F={A1→A2,A1→A3}

    答案:B
    解析:
    A1是a,A2可以是a或b或c,无法确定唯一字符,但是A1A3的组合可以唯一确定A2,A1A2的组合同理。

    判断是否为无损连接,首先进行(A1A2)∩(A1A3)=A1,因为A1无法唯一确定A2、A3,因此该分解为有损连接。

  • 第8题:

    假设关系 R(A1,A2,A3)上的一个分解为ρ={(A1,A2),(A1,A3)},下表是关系 R 上的一个实例,根据实例推出 R 的函数依赖集 F 为( ),分解 p(请作答此空)。

    A.F={A1→A2}
    B.F={A1A3→A2,A1A2→A3}
    C.F={A1→A3}
    D.F={A1→A2,A1→A3}

    答案:B
    解析:
    A1是a,A2可以是a或b或c,无法确定唯一字符,但是A1A3的组合可以唯一确定A2,A1A2的组合同理。判断是否为无损连接,首先进行(A1A2)∩(A1A3)=A1,因为A1无法唯一确定A2、A3,因此该分解为有损连接。

  • 第9题:

    在CDMA2000网络中,BSC与MGW和MSCe接口分别是()。

    • A、A1,A2接口
    • B、A1p,A2p接口
    • C、A2,A1接口
    • D、A2p,A1p接口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欲求AgCl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电池为()

    • A、Pt,Cl2(p)〡HCl(a1)¦¦AgNO3(a2)〡Ag
    • B、Ag,AgCl(s)〡HCl(a)〡Cl2(p),Pt
    • C、Ag,AgCl(s)〡HCl(a1)¦¦AgNO3(a2)〡Ag
    • D、Ag〡AgNO3(a1)¦¦HCl(a2)〡AgCl(s),Ag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问答题
    (1)已知A1,A2同时发生时A发生,证明:P(A)≥P(A1)+P(A2)-1。  (2)已知任意三个事件A1,A2,A3都满足Ai⊂A(i=1,2,3),证明:P(A)≥P(A1)+P(A2)+P(A3)-2。

    正确答案:
    (1)当A1,A2同时发生时A发生,所以A1A2⊂A,P(A)≥P(A1A2),因为P(A1∪A2)=P(A1)+P(A2)-P(A1A2),所以P(A1A2)=P(A1)+P(A2)-P(A1∪A2)。
    又0≤P(A1∪A2)≤1,所以P(A)≥P(A1A2)≥P(A1)+P(A2)-1。
    (2)因为Ai⊂A(i=1,2,3),所以A1A2A3⊂A,由(1)结论可知,P(A)≥P(A1A2)+P(A3)-1≥P(A1)+P(A2)-1+P(A3)-1=P(A1)+P(A2)+P(A3)-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栈” 先进后出,后进先出.(已知) 进栈:a1,a2,a3(已知) 出栈:a3,a2,a1 (已知) 输出:1,2,3(已知) a3 = 1(可知) a2 = 2(可知) a1 = 3
    A

    可能是2

    B

    一定是2

    C

    不可能是2

    D

    不可能是3

    E

    可能是3


    正确答案: C,E
    解析:

  • 第13题:

    设p={(A1,A2),(A1,A3))是关系R(A1,A2,A3)上的一个分解,表8-3是R上的一个关系实例r,R的函数依赖集为(52),分解p(53)。

    A.F={A1→A2,A1→A3}

    B.F={A1→A2}

    C.F={A1→A3}

    D.F={A1A3→A2,A1A2→A3}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概率的基本性质有( )。

    A.概率是非负的,其数值介于0与1之间,即对任意事件A有0≤P(A)≤1

    B.

    C.P(A-B)=P(A)-P(B)

    D.P(A∪B)=P(A)+P(B)-P(AB)

    E.对于多个事件A1、A2、A3…有P(A1∪A2∪A3∪…)=P(A1)+P(A2)+P(A3)+…


    正确答案:ABD
    解析:C项,P(A-B)=P(A)-P(AB),当时,才有P(A-B)=P(A)-P(B);E项,当多个事件A1、A2、A3…若Ai互不相容时,才有P(A1∪A2∪A3∪…)=P(A1)+P(A2)+P(A3)+…。

  • 第15题:

    图示刚梁AB由杆1和杆2支承,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长度不等,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若载荷P使刚梁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

    (A)A1<A2
    (B)A1=A2
    (C)A1>A2
    (D)A1、A2为任意


    答案:C
    解析:
    杆伸长公式I,=F1/EA,杆1比2长,F相同,所以两个I,相同,那么A1>A2。

  • 第16题:

    图示刚梁AB由标1和杆2支承。已知两杆的材料相同,长度不等,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若荷载P使刚梁平行下移,则其横截面面积:

    A. A12 B. A1=A2

    C.A1>A2 D.A1、A2 为任意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某垄断厂商生产产品X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均为常数c,所生产的X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销售,这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是P1=a1 – bq1和P2= a2 – bq2,其中,a1> a2>c>0,且3a2> a1+2c。 证明:(1) 该厂商无论实行三级价格歧视还是统一定价,总产量水平相同。(2)若统一定价时的价格为P,三级价格歧视时两个市场的价格分别是P1和P2,则P1>P>P2。


    答案:
    解析:
    如果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定价,则其实现利润最大化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MR1=MR2=MC,且MR1=a 1– 2bq1 ,MR2= a2 –2 bq2则:

    则厂商得总产量

    如果厂商现在实行统一定价,则厂商面临得整个市场需求曲线由两个市场得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得到: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需满足MR=MC原则,即:

    则可得厂商统一定价时得产量为:

    可以看出不论是实行三级价格歧视还时统一定价厂商得产量总是相同得,均为

    根据(1)问当中得结论可知厂商: 厂商在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在两个市场得价格分别为:

    厂商在实行统一定价时厂商出售商品得价格为:

    已知a1> a2>c>0,且3a2> a1+2c,则

    因此P1>P>P2

  • 第18题:

    给定关系模式R(A1,A2,A3,A4)上的函数依赖集F={A1A3->A2,A2->A3}。若将R分解为p={(A1,A2),(A1,A3)},则该分解是(52)的。

    A.无损联接且不保持函数依赖
    B.无损联接且保持函数依赖
    C.有损联接且保持函数依赖
    D.有损联接且不保持函数依赖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库知识点。设关系模式R(A1,A2,…,An),R的一个分解ρ={R1,R2,…,R },是否无损联接分解的判断方法如下:
    第一步.构造一张k行n列的表格,每列对应一个属性Aj(1≤j≤n),每行对应一个模式Ri(1≤i≤k)。如果Aj在Ri中,那么在表格的第i行第j列处填上aj,否则填上符号bij。
    根据此步骤,画出本题的初始表格如下(本题中n为4,k为2,所以表格核心部分为2行4列):



    上表中,11号格子对应的列标A1在第1行的行标R1(A1, 2)中,故11号格子的值为a1;12号格子对应的列标A2在第
    1行的行标R1(A1, 2)中,故12号格子的值为a2;13号格子对应的列标A3不在第1行的行标R1(A1, 2)中,故13号格子的值为b13;14号格子对应的列标A4不在第1行的行标R1(A1, 2)中,故14号格子的值为b14;21号格子对应的列标A1在第2行的行标R2(A1, 3)中,故21号格子的值为a1;22号格子对应的列标A2不在第2行的行标R2(A1, 3)中,故22号格子的值为b22;23号格子对应的列标A3在第2行的行标R2(A1, 3)中,故23号格子的值为a3;24号格子对应的列标A4不在第2行的行标R2(A1, 3)中,故24号格子的值为b24。
    第二步.把表格看成模式R的一个关系,反复检查F中每个FD(函数依赖式)在表格中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修改表格中的元素。修改方法如下:对于F中一个FD“X->Y”,如果表格中有行在X分量上相等,在Y分量上不相等,那么把对应行在Y分量上改成相等。如果Y的分量中有一个是aj,那么另一个也改成aj;如果没有aj,那么用其中的一个bij替换另一个(尽量把ij改成较小的数),一直到表格不能修改为止。
    根据本题F={A1A3→A2,A2→A3},依赖式A1A3→A2中的左部对应第1步中画出的初始表格的第1列和第3列的组合,即A1A3两列,两列对应的行值组合分别是a1b13与a1a3,两行值明显不相等,则依赖式A1A3→A2右边A2对应的表格列值不需要修改;再看依赖式A2→A3,A2列的值为a2和b22,两值不相等,故A3的值也不需要进行修改。
    经过本步骤的处理,表格内容依然不变。
    第三步.若修改的最后一张表格中有一行全为a,即a1,a2,a3,……,a ,那么ρ相对于F是无损连接分解,否则是有损连接分解。
    本题对应的表格中,可看出没有任何一行的值全为a,故ρ相对于F是有损连接分解。

  • 第19题:

    给定关系模式R(A1,A2,A3,A4),R上的函数依赖集F={A1A3→A2,A2→A3},若将R分解为p={(A1A2),(A1,A3)},那么该分解(43)。

    A.是无损联接的
    B.是保持函数依赖的
    C.既是无损联接又保持函数依赖
    D.既是有损联接又不保持函数依赖

    答案:D
    解析:
    A1A3→A2,A2→A3,没有出现A4,所以候选关键字中肯定包A4,属性A1A3A4决定全属性,故为候选关键字。同理A1A2A4也为候选关键字。

    设U1={A1,A2},U2={A1,A3},那么可得出:U1∩U2→(U1-U2)=A1→A2,U1∩U2→(U2-U1)=A1→A3,而A1-A2,A1-A3?F+,所以分解ρ是有损连接的。

    又因为F1=F2=?, F+≠(F1∪F2)+,所以分解不保持函数依赖。

  • 第20题:

    给定一个零记忆信源,已知其信源符号集为A={a1,a2}={0,1},符号产生概率为P(a1)=1/4,P(a2)=3/4,对二进制序列11111100,其二进制算术编码码字为()。

    • A、0.1111000
    • B、0.1101010
    • C、0.0110111
    • D、0.0011010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申请A1、A2、A3、B1、B2、N、P准驾车型的,两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应达到4.9以上。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2题:

    在电池Pt|H2(p)|HCl(a1)||NaOH(a2)|H2(p)|Pt中阳极反应是()阴极反应是()电池反应是()。


    正确答案:0.5H2(p)---H+(a1)+e;H2O(l)+e---0.5H2(p)+OH-(a2);H2O(l)—H+(a1)+OH-(a2

  • 第23题:

    单选题
    己知0<P(B)≤1,且P[(A1∪A2)B]=P(A1|B)+P(A2|B),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P[(A1∪A2B(_)]=P(A1B(_))+P(A2B(_)

    B

    P(A1B∪A2B)=P(A1B)+P(A2B)

    C

    P(A1∪A2)=P(A1|B)+P(A2|B)

    D

    P(B)=P(A1)P(B|A1)+P(A2)P(B|A2


    正确答案: D
    解析:
    因为P[(A1∪A2)B]=P(A1|B)+P(A2|B),故,P(A1B∪A2B)=P(A1B)+P(A2B)-P(A1A2B)=[P(A1B)+P(A2B)]/P(B),[P(A1B)+P(A2B)][P(B)-1]/P(B)=P(A1A2B)因为0<P(B)≤1,故P(B)-1≤0,又P(A1A2B)≥0,则只有P(B)-1=0时,上述表达式才成立,此时P(A1A2B)=0,故选项B成立。

  • 第24题:

    单选题
    在CDMA2000网络中,BSC与MGW和MSCe接口分别是()。
    A

    A1,A2接口

    B

    A1p,A2p接口

    C

    A2,A1接口

    D

    A2p,A1p接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