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纸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公元5世纪造纸术经朝鲜传入日本
以纸为载体书写汉字对汉字字体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我国造纸术先传入欧洲,然后才传至中亚地区
第1题:
关于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辽宁省2007年11月四级真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关于造纸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5题:
关于造纸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6题:
表明持证人已具备出版专业相应岗位的初级职业资格
表明持证人已具备担任初级出版专业职务的水平和能力
作为持证人从事出版专业岗位工作的上岗证
保证持证人被聘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7题:
西汉时期已经发明了纸
西汉时期已经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纸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中国造纸术于公元5世纪经朝鲜传入日本
第8题:
责任校对必须是专职校对人员
责任校对必须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责任校对负责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
责任校对负责付印样的通读工作
责任校对负责监督检查各校次的质量
第9题: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纸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公元5世纪造纸术经朝鲜传入日本
以纸为载体书写汉字对汉字字体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我国造纸术先传入欧洲,然后才传至中亚地区
第10题:
大约在公元4世纪传入朝鲜
公元5世纪直接传入日本
造纸术向西方传播,都是通过西域与丝绸之路
造纸术先传入欧洲再传入北非
公元12世纪开始,阿拉伯人用中国技术造纸,取代了羊皮纸
第11题:
雕版印刷技术最早应用于官刻
坊刻的出版主体是书商
私刻的出版主体多为士人学者
《九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刻本书籍
寺院刻书并不局限于宗教典籍
第12题:
汉末,中国造纸术传入越南
朝鲜半岛有中国纸书,是在太康六年之前
从7世纪开始,阿拉伯人用中国技术造纸
欧洲从11世纪开始造纸
中国纸流传到中亚最早在4世纪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关于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的说法,正确的有()。
第16题:
下列关于造纸术向域外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17题:
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实行统计监督
开展统计考核
第18题:
①乙、②丙、③丁
①丙、②乙、③丁
①丁、②丙、③乙
①丙、②丁、③乙
第19题:
初级市场是新证券的发行市场
次级市场是已发行证券的流通市场
只要进入初级市场的证券就一定会进入次级市场
次级市场对证券的要求一般要高于初级市场
初级市场证券的流通性要好于次级市场
第20题:
调查采用典型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8大类别
调查采用定人、定点、定时直接调查的方法
调查选择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调查选择对国计民生影响大的产品
第21题:
竹片称作“简”,木片称为“牍”
受自然条件所限,简牍的实际使用范围不大
简牍的书写形式、版式设计等形制对后世的书籍影响很大
“卷”“尺牍”等专业术语来源于简牍
多根简编联在一起称作“策”
第22题:
西汉时期已经发明了纸
西汉时期已经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纸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中国造纸术于公元5世纪经朝鲜传人日本
第23题:
政策性银行
银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发行的银行
议会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