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地址重定位指把目标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成主存空间的物理地址。在数据传输和存储中主存储器的存储单元以字节为单位,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地址与其对应,假定主存储器的容量为n,则该主存储器就有n个存储单元(既n个字节的存储空间),其地址编号为:0,1,2,…,n-1。把主存空间的地址编号称为主存储器的绝对地址,与绝对地址对应的主存空间称为物理地址空间。相对地址是指相对于某个基准量(通常用零作为基准量)编址时所使用的地址。相对地址常用于程序编写和编译过程中,由于程序要放入主存中才能执行,因此指令和数据都要与某个主存绝对地址发生联系——放入主存单元。但是由于多道程序系统中,主存将存放多道作业,因此程序员不可能了解自己的程序将放在主存中何处运行,也就是说程序员不能用绝对地址来编程。因此往往相对于某个基准地址来编写程序并安排指令和数据的位置,这时用的就是相对地址,所以相对地址是用于程序编写和编译中的地址系统。
更多“用户程序中使用的地址称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操作系统中,将用户程序中出现的逻辑地址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直接寻址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______。

    A.地址变换

    B.物理定位

    C.地址翻译

    D.地址重定位


    正确答案:D
    解析:对程序员来说,并不需要知道数据的具体存储地址,使用的只是逻辑地址。程序在运行时,通过汇编或编译后再经过链接编辑程序,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这一过程就称为地址重定位。

  • 第2题:

    为了保证CPU执行指令时可正确访问存储单元,需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运行时可由机器直接寻址的物理地址,这一过程称为【 】。


    正确答案:地址映射
    地址映射

  • 第3题:

    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什么完成的?

    A.硬件

    B.地址转换程序

    C.用户程序

    D.装入程序


    正确答案:A
    解析:页式存储管理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作业,因而需要有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支持。

  • 第4题:

    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CPU执行程序指令时能正确访问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 ( )。

    A.地址分配

    B.地址匹配

    C.地址映射

    D.地址计算


    正确答案:C
    解析:CPU在执行指令时,是按物理地址进行的,当程序装入内存时,操作系统要为该程序分配一个合适的内存空间,用户程序指定的逻辑地址与实际分配到的内存物理地址是不一致的,所以要进行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这一过程称为地址映射。

  • 第5题:

    关于地址重定位说法错误的是

    A.逻辑地址是用户目标程序使用的地址。
    B.物理地址是内存中的实际地址
    C.地址重定位是由软件完成。
    D.静态重定位 装入时,由装配程序实现。无须硬件参与,要求连续分区。难以实现程序共享。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命令(或文件)()给出用户程序结构的概览以及使用的地址。


    正确答案:VAT

  • 第7题:

    下列关于存储管理地址映射的叙述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内存的地址是按照物理地址编址的
    • B、用户程序中使用的是逻辑地址,且从0开始编址
    • C、动态地址映射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完成的
    • D、静态地址映射过程必须有硬件支持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后,用户在程序中使用的地址称为()

    • A、静态地址
    • B、绝对地址
    • C、相对地址
    • D、物理地址

    正确答案:C

  • 第9题:

    程序计数器PC不能为用户编程时直接使用,因为它没有地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用户程序中使用的地址称为()。

    • A、逻辑地址
    • B、不可重定位地址
    • C、绝对地址
    • D、物理地址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填空题
    用户程序经编译之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

    正确答案: 逻辑地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后,用户在程序中使用的地址称为()
    A

    静态地址

    B

    绝对地址

    C

    相对地址

    D

    物理地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CPU执行指令时,需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运行时可由机器之间寻址的物理地址,这一过程称为______。

    A) 地址映射

    B) 文件管理

    C) 中断处理

    D) 进程管理

    A.

    B.

    C.

    D.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称为()。

    A、目标程序

    B、浮动程序

    C、源程序

    D、用户程序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在CPU执行程序指令时,为了能正确的访问存储单元,需要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运行时可以由机器直接寻址的物理地址,这一过程称为( )。

    A.地址重定位

    B.地址分配

    C.地址计算

    D.地址查询


    正确答案:A
    解析:用户的程序调入主存时,不须将程序的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包括对程序中有关地址的指令作相应的调整,这个过程称为地址的重定位。

  • 第16题:

    用户程序经过编译之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逻辑地址或虚拟地址【解析】用户程序经过编译或汇编形成的目标代码,通常采用相对地址形式,其首地址为0,其余指令中的地址都是相对首地址而定的。这个相对地址就称为逻辑地址或虚拟地址。

  • 第17题:

    在查错程序DEBUG中,为查看或修改内存单元的内容,这时存储单元地址是使用()。

    • A、逻辑地址
    • B、物理地址
    • C、逻辑地址或物理地址
    • D、由用户指定选择逻辑地址或物理地址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在Windows的保护模式下,所有程序访问的存储器所使用的逻辑地址称为虚拟地址,又称为内存偏移地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通常,用户编写的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

    • A、逻辑地址
    • B、物理地址
    • C、绝对地址
    • D、内存地址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完成的。

    • A、硬件
    • B、地址转换程序
    • C、用户程序
    • D、装入程序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子程序开头的标号区段必须有一个使用户了解其功能的标志(或称为名字),该标志即子程序的入口地址。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单选题
    通常,用户编写的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
    A

    逻辑地址

    B

    物理地址

    C

    绝对地址

    D

    内存地址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完成的。
    A

    硬件

    B

    地址转换程序

    C

    用户程序

    D

    装入程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