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证书
用户名和密码
电子邮件地址
SSL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为电子政务提供数据机密性、身份认证和行为的不可抵赖是信息安全基础中的( )。
A.公钥基础设施
B.授权管理基础设施
C.可信时间戳服务系统
D.安全保密管理系统
第3题:
第4题:
用于保证通信双方不可抵赖性和信息完整性的认证是()
第5题:
建立完善的信息防御系统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第6题:
成立证书授权中心,可以保证用户之间在网上传递信息的()。
第7题:
客户身份认证用于保证通信双方的不可抵赖性和信息的完整性。
第8题:
第9题:
提供网上服务
实现资源共享
内部办公电子化
提供安全保障
第10题:
预防篡改技术
安全漏洞扫描技术
内容监管和过滤技术
提供用户认证,识别等的抗抵赖性
第11题:
安全性
真实性
迅速性
不可抵赖性
完整性
第12题:
信息的可信性
信息的价值性
信息的完整性
信息发送的不可抵赖性
第13题:
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机构对信息的认证不提供的功能是( )。
A.信息的安全性
B.信息的价值性
C.信息的完整性
D.信息发送的不可抵赖性
第14题:
A.真实性
B.机密性
C.不可抵赖性
D.可审査性
第15题:
电子商务安全要求的四个方面是()。
第16题: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专门负责为电子商务的各种认证需求提供数字证书服务,为参与网上交易的各方提供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彼此信任的机制,实现互联网上电子交易的()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性。
第17题:
比较先进的电子政务网站提供基于一的用户认证机制用于保障网上办公的信息安全和不可抵赖性()
第18题:
为实现数据传输和交换过程中的不可抵赖性和完整性,保障系统交易安全,影像交换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等采用()机制,使用第三方认证机构发放的数字证书提供安全认证服务。
第19题:
目前,比较先进的电子政务网站提供基于()的用户认证机制用于保障网上办事的信息安全和不可抵赖性。
第20题:
信息的可信性
信息的完整性
通信双方的不可抵赖性
访问控制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身份认证
信息认证
技术认证
质量认证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CA数字身份证书
用户名和密码
电子邮件地
S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