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皮质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电位变化
不同性质的诱发电位各有一定的潜伏期和波形
由主反应和后发放两部分组成
为大脑皮质神经元自发的节律性电变化所致
是研究机体感觉功能的一种手段
第1题:
关于皮质感觉诱发电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皮质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电位变化
B、不同性质的诱发电位其潜伏期和波形不同
C、由主反应和后发放两部分电位组成
D、为大脑皮质神经元自发的节律性电变化所致
E、是研究机体感觉功能的一种手段
第2题:
第3题: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是指刺激躯体神经时在中枢记录的神经电位,视觉诱发电位是用光刺激在()记录的皮质电位。
第4题:
关于皮层诱发电位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第5题:
在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电记录法可用于研究()
第6题:
关于非特异投射系统,下列正确的是()
第7题:
关于皮层诱发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8题:
自发电活动记录
平均诱发电位记录
感觉刺激时引起的脑电变化
学习记忆时引起的脑电变化
第9题:
向大脑皮质投射的区域狭窄,引起特定感觉
由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弥散地向大脑皮质投射
受到刺激时产生痛觉
受到破坏时动物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
受到破坏时动物肌紧张明显增强
第10题:
脑电图记录了大脑皮层表面锥体细胞产生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于神经系统(包括感受器)某一特定部位施加适宜刺激,在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检出的与刺激直接相关的电位变化即为诱发电位
清醒睁眼患者脑电图主要为低幅β波,评价麻醉影响时采用的闭眼休息基线脑电图则以高幅θ波为主
脑电图仅能提供大脑皮层功能信息,而诱发电位有助于评价包括皮层下结构在内的感觉或运动通路的完整性
(感觉或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体现在潜伏期和幅度两个方面
第11题:
由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所引起
在皮层上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电变化
是用来寻找感觉投射部位的重要方法
主反应一般为先负后正的电位变化
第12题:
诱发电位可用以了解神经通路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诱发电位有潜伏期
常用诱发电位多为感觉诱发电位
视觉诱发电位多用于判断脑干功能
听觉诱发电位多用于判断脑干功能
第13题:
A、皮层电位
B、诱发电位
C、脑电图
D、脑电波
第14题: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主要反映下列哪些部位的功能( )
第15题:
关于神经电生理检查,叙述正确的有()
第16题:
关于皮质感觉诱发电位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第17题:
以下关于脑电图和诱发电位的叙述哪一项错误()。
第18题:
有关诱发电位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第19题:
感觉传导途径受刺激引起
出现于皮层某一局限区域
主反应为先负后正的电位变化
协助诊断中枢损伤部位
了解各种感觉在皮层的投射定位
第20题:
周围神经
脑干感觉传导束
脊髓后索和有关的神经核
丘脑
大脑皮质感觉区
第21题:
神经传导测定检测的是周围神经Aβ类纤维的功能
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测的是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反映的是周围神经-脊髓后索-丘脑-感觉皮质通路的功能
视觉诱发电位反映视通路的功能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反映前庭神经功能
第22题:
第23题:
是感觉的最高中枢
与大脑皮质的联系称为丘脑皮质投射
感觉接替核属于非特异投射系统
是所有感觉传入纤维的换元站
特异投射系统可维持大脑的清醒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