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得天下奇文而玩赏之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第1题:
A.天伦之乐
B.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C.南面而乐
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E.王者之乐
第2题:
A、三年不唱歌跳舞,一定会崩溃
B、三年不娱乐,身体必然会出毛病
C、三年不快乐,必死无疑
D、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然会荒废
第3题:
第4题:
宋代王安石曾题诗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第5题: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
第6题:
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
第7题:
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这“三乐”指的是()。
第8题: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是谁的乐舞思想?
第9题:
第10题:
孔子
老子
孟子
第11题:
第12题: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得天下奇文而玩赏之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第13题:
孟子提出的“君子有三乐”是指()。
A、天伦之乐
B、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C、南面而乐
D、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第14题:
第1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好学的角度,概括出这段话的三层意思。
第16题:
孟子曾说君子最好的品德就是刚毅木讷。
第17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好学”的角度,概括这段话的三层意思?
第18题:
三乐说:“我想吃肉。” “三乐想吃肉,”许三观说,“我就给三乐做一个红烧肉。肉,有肥有瘦,红烧肉的话,最好是肥瘦各一半,而且还要带上肉皮,我先把肉切成一片一片,有手指那么粗,半个手掌那么大,我给三乐切三片……” 三乐说:“爹,给我切四片肉。” “我给三乐切四片肉……” 三乐又说:“爹,给我切五片肉。” 许三观说:“你最多只能吃四片…… …… …… 二乐说:“我也要吃红烧肉,我要吃五片。” “好,我现在给二乐切上五片肉,肥瘦各一半,放到水里煮一煮,煮熟了拿出来晾干,再放到……” 二乐说:“爹,一乐和三乐在吞口水。” “一乐,”许三观训斥道。“还没轮到你吞口水。” …… …… “一乐想吃什么?” 一乐说:“红烧肉。” 许三观有点儿不高兴了,他说: “三个小崽子都吃红烧肉,为什么不早说?早说的话,我就一起给你们做了……我给一乐切了五片肉……” ———《许三观卖血记》 分析以上段落的叙事手法。
第19题: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是()的乐舞思想?
第20题: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21题: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金榜题名
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22题:
孔子
孟子
韩非子
老子
第23题: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乡里无不称其善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24题: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