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之祸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1题:
第2题:
简述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第3题:
在西晋王朝,继承了东汉末年门阀的文化传承,()力量开始增长。
第4题: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皇帝形同虚设。他们一方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强敢豪夺;同时又把持官吏选拔大权,滥用亲朋,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堵塞了一大批有品行,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的仕途。当时民间流传着嘲讽官吏选拔制度的打油诗:“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知在外戚宦官把持下选拔出来的官吏都是何等昏庸的人物。政治的黑暗,社会的动荡,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渺茫,促使一部分官僚和知识分子对时政提出议论和尖锐的批评,贬抑篡权窃国的外戚宦官,褒扬不畏权势忧国忧民的清官廉吏,逐渐形成了所谓的“清议”,这种清议发展到后来,便酿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
第5题:
东汉从中期开始,政权主要交替掌握在()两大集团中。
第6题:
明朝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不理朝政,()把持朝纲,致使政治腐败,财政出现危机。
第7题:
东汉末年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其历史根源是()
第8题:
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第9题:
第10题:
宦官外戚交替把持选官大权
地方豪强势力强大
地方官吏回避本籍任职制度
儒家思想强调门第
第11题:
地方势力群雄并起
刘氏家族大权旁落
宗法观念丧失殆尽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第12题:
外戚和宦官
外戚和官僚
宦官和官僚
宦官和朋党
第13题:
东汉末年,()这三支力量对政权的争夺是东汉王朝土崩瓦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14题:
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中,矛盾最激烈的双方是士人与()。
第15题:
东汉时期,选官制度逐渐发生变化,逐渐以门第族望为主要依据,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第16题:
东汉皇帝大权旁落于哪两种人手中()
第17题:
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情况如何?
第18题:
导致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分裂割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第19题:
汉代,作为外戚把持特权、扩张势力的产物的学校是()
第20题: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权臣、武将相继把持朝政。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是()
第21题:
门阀
皇帝
宦官
外戚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功臣、外戚
外戚、宦官
宦官、军阀
军阀、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