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应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阶段,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专项报告,申请审查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审查难度大或审查意见难以统一的,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专家进行多次交流讨论,以确定审查结果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内容包括: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抗震性能评价、抗震概念设计、主要结构布置、建筑与结构的协调、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等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抗震设计时,关于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第6题:
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
第7题:
下列可不进行抗震设计的地区是()。
第8题:
抗震设防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桥梁,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丁类桥梁抗震措施均应符合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要求
当地震基本烈度为6-8度时,甲类桥梁应按对应的基本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第9题:
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的设防依据,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
抗震设防标准是一种衡量对建筑抗震能力要求高低的综合尺度
抗震设防标准主要取决于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不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设防标准是最低的要求,具体工程的设防标准可按业主要求提高
第10题:
与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与建筑物层数有关;
与砌体块体材料无关;
薄弱部位宜设构造柱。
第11题:
抗震设防意识
抗震设防措施
抗震设防烈度
震源深浅
第12题:
根据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根据基本烈度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根据50年内发生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不同,抗震设防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在可能影响工程稳定性的发震断裂,下列关于建筑物最小避让距离的说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第17题:
下列关于抗震设防地区多层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错误的是()
第18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列有关抗震设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9题:
建筑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第20题:
多遇地震烈度对应于地震发生概率统计分析的“众值烈度”
取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为“抗震设防烈度”
罕遇地震烈度比基本烈度普遍高一度半
处于抗震设防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程均须进行抗震设计
第21题:
抗震设防烈度为5度的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地区
第22题:
地震是一个概率事件
抗震设防与一定的风险水准相适应
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使得建筑物在地震时不致损坏
抗震设防是以现有的科学水平和经济条件为前提
第23题:
房屋结构抗震主要研究构造地震发生时房屋结构的抗震设防能力
地震设防的依据在一般情况下采用基本烈度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一般建筑)
我国规范抗震设防的基本思想和原则是“两个水准”为抗震设防目标(“三个水准”: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