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基对硫磷时,试样的显色反应的适宜温度为()℃;若室温较低时,可在()中进行。
第2题:
银盐法测定砷时,为了避免又应过缓或过激,反应温度应控制在()左右。
第3题:
新银盐或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砷时,若空气中砷浓度甚低,可加大测定时所取样品滤纸的(),绘制标准曲线时亦用()的浸渍滤纸。
第4题:
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环氧氯丙烷时,显色反应在室温下进行缓慢,显色需()h,若在100℃加热2~3min,反应即可完全,并且颜色能稳定()h。
第5题: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苯胺类化合物时,显色温度对反应有影响,最佳反应温度为15℃。当低于此温度时,尤应注意校准曲线与水样同时进行操作。
第6题: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砷时,新更换的二甲基甲酰胺脱脂棉在测样前需用含()μg砷的标准使用液,按操作步骤吹洗一次装置,以防样品吸光度()。
第7题: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氯气时,样品显色完成后溶液颜色稳定,常温下放置暗处至少可保存()d。
第8题: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砷时,显色后,溶液的颜色可稳定24h。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砷时,显色最好在15~30℃下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改变反应的(),以控制反应速度。
第14题:
脱碳工序吸收塔的上段主要矛盾是(),下段主要矛盾是()。
第15题:
新银盐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砷时,U形管中的乙酸铅棉有1/5变黑时,需更换。
第16题: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氯气时,若显色温度低于20℃,必须延长显色时间或将采样后吸收液置于30℃恒温水浴中40min。
第17题: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砷时,为保证所发生的砷化氢全部被显色剂溶液吸收,应控制砷化氢产生的()
第18题:
采用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硫化氢时,以()为参比,进行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测定
第19题:
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硫化氢时,空气中臭氧不干扰测定;氧气、氯气和氯化氢干扰测定。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